【題目】讀“中國畜牧業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
(1)我國“東耕西牧”的農業格局大致以_______mm年等降水量線為界。
(2)牦牛是牧區居民_______族(少數民族)同胞的重要肉食來源;②牧區位于_______(省級行政單位);④牧區的優質草原主要分布在內蒙古高原_______(東或西)部。
(3)根據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原則,橫斷山區應大力發展的部門是_______。
(4)東北平原和華北平原的耕地類型都以_______為主,糧食作物以_______為主;與東北地區相比,華北地區糧食作物產量大,但商品率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5)長江中下游地區發展淡水漁業自然條件的優勢是_______。
【答案】400 藏 新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或新) 東 林業 旱地(田) 小麥 人口稠密,糧食消費量大(答題關鍵點是 “人口”的狀況) 地勢低平,湖泊眾多,河渠稠密等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了我國種植業和畜牧業的分界線、主要的牧區、因地制宜發展農業、主要的種植業區等,考查了學生對基本地理知識的記憶能力。
(1)由圖可知,我國“東耕西牧”的農業格局大致以400mm年等降水量線為界,該線以東以種植業為主,以西以畜牧業為主。
(2)牦牛是青藏地區(青藏地區少數民族以藏族為主)的優良畜種,所以牦牛是牧區居民藏族同胞的重要肉食來源;②新疆牧區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④內蒙古牧區的優質草原主要分布在內蒙古高原東部。
(3)根據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原則,橫斷山區山地多,地形崎嶇,應大力發展的部門是林業。
(4)東北平原和華北平原地形平坦、氣候適宜,耕地類型都以旱地為主,糧食作物以小麥為主;與東北地區相比,華北地區糧食作物產量大,但商品率低的主要原因是華北地區人口稠密,糧食消費量大。
(5)長江中下游地區發展淡水漁業自然條件的優勢是地勢低平,湖泊眾多,河渠稠密等。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各國在對外貿易中一般是( )
A. 進口原料、半成品,出口工業制成品
B. 出口原料、半成品,進口工業制成品
C. 出口、進口均為原料、半成品
D. 出口、進口均為工業制成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山脈往往成為重要的地理界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是我國最大的平原東北平原
B.乙是我國海拔最高的盆地,有“聚寶盆”之稱
C.丙所在地區雪山連綿,冰川廣布
D.丁所在地區地形崎嶇,石灰巖廣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