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地球表面的光照圖,請回答問題.
(1)這一天的日期是______,我國的節氣是______
(2)太陽直射的緯線在______,北半球是______季.
(3)B地晝夜長短狀況是______,B點比A點單位面積上得到的太陽光熱______,氣溫______.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出現______現象.
(4)此時我國在______.(晝半球或夜半球)B點一年中有_____次直射現象。
【答案】12月22日前后 冬至日 南回歸線 冬季 晝夜平分 多 高 極夜 夜半球 2
【解析】
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時,地軸與地球公轉軌道的平面約成66.5°的固定夾角.這就使得一年內,太陽光線的直射點有規律地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各地正午的太陽高度也隨之發生有規律的變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晝夜長短的變化.在南北極圈以內,甚至會出現“極晝”和“極夜”現象;地球在公轉軌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陽照射的情況也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在中緯度地區,四季更替表現明顯。
(1)讀圖可知,此時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
(2)讀圖可知,此時太陽直射南回歸線(緯度是23.5°S),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即北半球的冬季。
(3)讀圖可知,B點位于赤道上,赤道上各點沒有晝夜長短的變化,全年晝夜等長;B點位于熱帶,A點位于北溫帶,和A地相比較,B點比A點單位面積上得到的太陽光熱多,氣溫高;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出現極夜現象。
(4)地球在繞地軸自轉中,太陽照射到的半球是白天,照射不到的半球是黑夜,讀圖可知,非洲此時為晝半球;而我國此時處于夜半球上,B點位于赤道上,一年有兩次直射現象。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黃河干流①~②河段,水量減少的主要原因是( )
A. 該河段降水量少 B. 農業灌溉等耗水量大
C. 流經沙漠地區,河水下滲 D. 流經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
【2】針對②~③河段出現的水土流失問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 疏通河道 B. 加固大堤 C. 修建水庫 D. 植樹造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東西半球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甲表示 半球。
(2)圖中A為 洲;D為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 洲,它與C共同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陸—— 大陸上。
(3)從圖中可以看出,赤道穿過了B____洲和E 洲的大陸。
(4)形狀成“s”形的大洋①是__ __洋;②是__ __洋,它主要位于幾乎全是海洋的板塊 板塊上。
(5)D、E兩大洲的分界線是____ 運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略圖”,回答問題。
(1)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我國四大區域名稱:A________B ________C ______。
(2)C地區主要的植被類型是________,D地區的氣候類型主要是________。
(3)甲與乙比較, 冬季氣溫差異的原因是________因素的影響,甲與丙比較, 年降水量差異的原因是________因素的影響。
(4)區域B和C的分界線主導因素是________A和B分界線的主導因素是_______。
(5)你所在學校屬________(區域),該地區的耕地類型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東部地區主要氣候類型分布圖(左圖)及甲、乙兩地氣溫年變化曲線圖和年降水量的月份分配柱狀圖(右圖),據此完成下題。
【1】甲、乙兩地氣候的共同點是( )
A. 年降水量一致 B. 氣候類型相同 C. 年平均氣溫相同 D. 四季分明,雨熱同期
【2】甲、乙兩地主要的民俗或農作物對應正確的是( )
A. 甲地→賽龍舟 B. 乙地→吃粽子 C. 甲地→甘蔗 D. 乙地→甜菜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