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圖幅相同的四幅地圖,比例尺最大的是 ( )
A.世界地圖 B.中國地圖 C.岳陽市地圖 D.湖南省地圖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極地地區是研究地球環境的“天然實驗室”.讀材料和圖,回答下題.
現象一:澳大利亞和英國南極調查局的科學家研究發現,當前南極冰層融化速度是600年前的10倍,這是1000年來的冰層最快消融速度.
現象二:即將逝去生存地而絕望的北極熊.
(1)造成上述現象一、二的主要原因是( )
A.人類在生產生活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急劇增加
B.各地頻繁發生森林火災
C.世界各地頻繁發生地震
D.局部地區戰爭不斷,現代武器的運用
(2)有關南極地區及科教站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我國三個科考站均有極晝極夜現象
B.中山站位于大西洋的沿岸
C.我們放暑假時是考察該地區的最佳時期
D.此地氣候酷寒,降水稀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甲、乙、丙三地的氣溫曲線圖和降水柱狀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甲、乙、丙三地中氣溫年較差最大的是_________.
(2)根據丙地的氣溫曲線圖判斷丙地位于_________(南、北)半球,判斷的依據是_________.
(3)乙地的氣候特征是_________.
(4)寫出兩個與甲地氣候類型相同的我國省會城市: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學校開展“水土流失與植被的關系探究及其利用價值的發掘”研究性學習,讀圖文材料完成活動報告。
材料1 歷史上,黃土高原曾經植被繁茂,溝壑稀少。后來,植被逐漸遭到破壞,水土流失越來越嚴重,形成了如今千溝萬壑的景觀。
材料2 20世紀50年代和90年代長江流域某些地理要素的變化
流域水土流失面積 | 森林覆蓋率 | 主要湖泊蓄水容積 | 湖泊面積 | |
50年代 | 36.38萬平方千米 | 22%(1957年) | 洞庭湖293億立方米 | 洞庭湖4 300平方千米 |
90年代 | 79.94萬平方千米 | 10% | 洞庭湖174億立方米 | 洞庭湖2 600平方千米 |
材料3
(1)[觀察發現]圖一中從黃河水采水樣,渾濁程度不同,較混濁的水樣取自黃河(上、中)游河段,反映了水中泥沙含量。
(2)[觀察發現]閱讀材料二,近年來,長江上游森林破壞嚴重,導致水土流失現象嚴重。長江上游流域水土流失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有(多選題,填選項字母)
A.植物種類增加
B.土壤肥力下降
C.涵養水源能力下降
D.泥沙淤積河道和湖泊
E.增加降水量,引發滑坡、泥石流
(3)[觀察發現]黃河和長江水能資源豐富的河段主要集中在(上、中、下)游,原因是。圖二中A、B處為我國兩個大型水利樞紐,其中A為水利樞紐;長江支流眾多,C支流名稱是。
(4)“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的景象出現的地區是地區,此區域降水豐沛,由于(人為原因),導致河道淤積,易發生災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地勢第一、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是( )
A. 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 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
C. 喜馬拉雅山-橫斷山-阿爾泰山 D. 天山-陰山-太行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