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我國幅員江闊,地域差異顯著。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A、B兩個地區的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確定此界線考慮的主導因素是 。
(2)秦嶺--淮河一線南北兩側的水熱條件、農作物分布和耕作制度等明顯不同。某學校地理課外小組利用歌謠總結該線南北兩側地理事物特點,下面歌謠說法不正確的是 。(填字母)
A.秦嶺淮河線,南北農特點:以北為旱地,多用水灌溉
B.濕潤半濕潤,四百等降線;亞熱暖溫帶,一月零度線
C.秦淮線以南,耕地多水田;年熟二或三,水稻為重點
D.南河流量大,水位變化顯;沙少汛期長,冬季無冰現
(3)位于A地區,被稱為“黑土地”的地形區是 。
(4)B地區中有我國面積最大的島嶼 ,因盛產 ,被稱為“東方甜島”。
(5)C地區顯著的自然特征是 ,在一些海拔較低,氣溫較高的地區分布著 農業。
(6)D地區的植被自東向西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變化規律,造成這種景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答案】(1)氣候(2)B(3)東北平原(4)臺灣島;甘蔗(5)高寒;河谷(6)自東向西距離海越來越遠,降水量自東向西逐漸減少。
【解析】
整體該題以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示意圖”為切入點,考查的是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界限和四大地理區域的地理概況,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讀圖分析問題的能力。
(1)讀圖可知,A是北方地區、B南方地區兩個地區的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確定此界線考慮的主導因素是氣候。
(2)秦嶺--淮河一線南北兩側的水熱條件、農作物分布和耕作制度等明顯不同;秦嶺淮河線,南北農特點:以北為旱地,多用水灌溉;秦嶺-淮線以南,耕地多水田;年熟二或三,水稻為重點;秦嶺-淮河線以南河流量大,水位變化顯;沙少汛期長,冬季無冰期;秦嶺-淮河線是濕潤半濕潤,八百等降線;亞熱暖溫帶,一月零度線;故答案選B。
(3)讀圖可知,位于A地區,被稱為“黑土地”的地形區是東北平原.
(4)讀圖可知,B地區中有我國面積最大的島嶼是臺灣島,因盛產甘蔗,被稱為“東方甜島”。
(5)讀圖可知,C地區顯著的自然特征是高寒,在一些海拔較低,氣溫較高的地區分布著河谷農業。
(6)讀圖可知,D地區的植被自東向西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變化規律,造成這種景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自東向西距離海越來越遠,降水量自東向西逐漸減少。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世界人口分布圖,讀圖,完成以下問題。
(1)世界上人口稠密區的共同特點是( )
A.均位于內陸地區
B.均位于中高緯度地區
C.均位于古代文明發祥地
D.均位于地勢較平坦地區
(2)世界人口密集區中,以黃種人為主的是( )
A.①地區
B.②地區
C.③地區
D.④地區
(3)⑤處人口稀少的原因是( )
A.空氣稀薄
B.氣候干熱
C.氣候寒冷
D.環境濕熱
(4)民居與當地的自然環境關系密切,下列四幅圖中能正確反映⑥島環境特點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A地的經緯度: , 。B地位于C地的方向。
(2)從低、中、高緯度看,A地位于緯度。按東西半球劃分,B地位于半球。
(3)6月22日前后,B地的晝夜長短變化情況是晝夜(長或短)。
(4)A,B,C三地中能看到午夜的太陽的是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世界海陸分布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D大洲是 , ③大洋是。
(2)圖中B、G兩大洲的分界線是運河。
(3)圖中C大洲中部分布的人種主要是。
(4)世界上最貧困的地區位于圖中(填字母)大洲。
(5)分布在圖中D大洲的世界最大的高原是。
(6)東南亞由中南半島和群島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的吐魯番盆地有“早穿皮襖午穿紗”的說法,這說明當地( )
A. 氣溫年較差比較大
B. 氣溫日較差比較大
C. 日平均氣溫比較大
D. 年平均氣溫比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1“中國蘭新高鐵線路圖”和圖2“中國西部部分區域圖”,完成下列各題
(1)蘭新高鐵的起點蘭州位于省,終點到山脈北側的烏魯木齊。
(2)新疆吐魯番的葡萄特別的甜,是因為那里夏季光照充足,。
(3)圖2中A地形區是 , 該區特有的糧食作物是。
(4)圖2中①河流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四國輪廓圖,完成后面小題:
(1)圖中四家中,面積最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屬于發達國家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屬于資本主義國家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