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下列三幅經緯網圖,回答下列問題。
(1)讀圖甲,A、B、C、D 四點中位于西半球的有__________,位于南半球的有________; A 點的經度是__________,緯度是_________;D 點的經度是____________,緯度是______。
(2)讀圖乙,④點的經度________,緯度________;①②③④點中,位于西半球的________點,有太陽直射現象的是________點,有極晝極夜現象的是_________點;③點在④點的______方向,②點在④點的_________方向。
(3)讀圖丙,圖中乙點的經度_________,緯度________,位于五帶中的_______;甲點的經度_______,緯度______,位于東西半球中的_________半球,位于________緯度區(低/中/高)。
【答案】D B 20°E 40°N 60°W 0° 120°E 23.5°N ① ④ ① 正北 西北 60°E 50°N 北溫 80°E 40°N 東 中
【解析】
(1)由圖1可知,圖中四個點中,位于西半球的是位于20°W以西的D點,位于南半球的是赤道以南的B點,A點的經度是位于向東增大上的20°E,緯度是位赤道以北的40°N;D點的經度是位于向西增大上的60°W,緯度是位于赤道上的0°。
(2)由圖2可知,④點的經度是位于向東增大上的120°E,緯度是23.5°N;①②③④點中,位于西半球的是度數超過了160°的①;有太陽直射現象的是位于北回歸線上的④,有極夜極晝現象的是位于北極圈以內的①點;③點在④點正南方向,②點在④點的西北方向。
(3)由圖3可知,圖中乙的經度是位于向東增大上的60°E,緯度是位于向北增大上的50°N,位于五帶中的北溫帶;甲點的經度是向東增大上的80°E,緯度是位于向北增大上的40°N,位于東西半球中的東半球,位于中緯度地區。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南亞地形區的分布由北向南依次為
A.喜馬拉雅山、德干高原、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
B.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喜馬拉雅山、德干高原
C.喜馬拉雅山、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德干高原
D.德干高原、喜馬拉雅山、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文資料,完成下題。
2017年9月底,北聯“一帶”南接“一路”的鐵路線正式開通運營,構建起以重慶為基點,向北連接絲綢之路的鐵路交通線。運營在這條交通線上的“中歐班列”從重慶出發,通過阿拉山口到達歐洲,其運營時間是海運的1/3。下圖中甲、乙代表地形區,丙、丁代表山脈。
(1)該鐵路線從重慶向西北方向運行,經過甲________盆地到阿拉山口;從重慶向南經過乙________高原到北部港灣。
(2)該鐵路線穿越了我國重要山脈,丙以北地區________(選擇填空)。
A、屬于暖溫帶濕潤區 B、年平均氣溫低于0℃
C、河流有結冰期 D、風力強,沙丘廣布
(3)圖中丁為________山脈,是我國地勢第2級和第____級階梯分界線,該山脈北側自古以來就是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被稱為“河西走廊”。
(4)“中歐班列”所代表的交通運輸方式相較于海運的優勢有_______。
(5)該鐵路線南起________(省級行政區),北至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文字資料和亞歐大陸橋的東段圖,完成下列各題。
一橋橫貫東西,促亞歐共繁榮亞歐大陸橋是指東起中國連云港,西至荷蘭鹿特丹的連接多國、橫貫亞歐兩大洲的鐵路線,是我國與中亞、歐洲經貿往來最重要的陸路交通線,它對促進亞歐經濟的發展產生了巨大作用。
(1)亞歐大陸橋在中國的鐵路線包括 A_______線、B_______線和北疆線。
(2)亞歐大陸橋在我國東西貿易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請把下列商品序號填在示意圖相應的括號內(箭頭表示商品主要運輸方向)。
①棉花
②海產品
③牛羊肉
④哈密瓜
⑤家電
A_________B__________。
(3)下列旅游景點不位于亞歐大陸橋沿線的是______。
A.三門峽 B.大雁塔 C.龍門石窟 D.黃山 E.布達拉宮
(4)將下列亞歐大陸橋經過地區的地理事物的序號,按照從東向西的順序排列________。
①黃淮海平原 ②黃土高原 ③高山牧場 ④河西走廊
(5)C鐵路線名稱是_______線;修建鐵路B和C時,因為自然條件所造成的困難分別是:修建鐵路B時_____________,修建鐵路C_______________。
(6)寶雞也是亞歐大陸橋節點城市之一,經寶雞南北向的鐵路線有_____線和____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