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有一位外國游客來到中國乘火車旅游后,感慨地說:“中國真大啊!短短的十幾天內在沒有登高的情況下,就能感受到一年四季的變化.”這位游客來中國旅游最可能的月份是( )
A.1月B.6月C.7月D.9月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2019年4月22日是第50個世界地球日,今年世界地球日宣傳主題為:“珍愛美麗地球,守護自然資源”,中國區主題是:“珍惜地球資源轉變發展方式,倡導低碳生活。”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能源資源中既屬于清潔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的是
A.煤炭B.天然氣C.風能D.核能
【2】垃圾處理采用填埋的方式,簡便、經濟,但易產生的環境問題有
①占用大量土地資源 ②污染土壤 ③污染大氣 ④造成水土流失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
【3】“煤”變“油”技術有利于轉變發展方式,適合煤炭資源相對集中的地區,最適宜發展“煤”變“油”項目的省區是
A.新疆青海、西藏B.北京、上海、廣州
C.湖南江西、福建D.山西、內蒙古陜西
【4】倡導低碳生活,我們中學生可以
①隨手關燈關水 ②多坐公交車或步行 ③紙張雙面打印 ④垃圾分類回收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近年來,隨著我國高新技術的快速發展,中國逐漸從“中國制造”邁向“中國創造”。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從“中國制造”邁向“中國創造”的關鍵因素是
A.資源與土地B.氣候與地形C.市場與交通D.技術與人才
【2】下列不屬于高新技術在生活中應用的是
A.電風扇B.3D打印技術C.汽車導航儀D.智能掃地機器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春晚是全中國56個民族的盛會,體現了民族特色,營造了“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的濃厚氛圍。
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同心共筑中國夢”。下列工程中,較好的解決我國能源跨地區調配的是
①青藏鐵路
②西氣東輸
③南水北調
④西電東送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
【2】我國民族分布的特點是
A.大聚居,小散居,分散雜居B.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
C.中部和東部全部為漢族D.少數民族分布在西南和東南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國際上通常的看法是,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即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處于老齡化社會,16-59歲人口認為是勞動年齡人口。2017年是我國全面兩孩政實施的第二年。如表是我國2016年和2017年部分人口數據(不計港、澳、臺地區),2017年和2016年相比,2017年我國人口( )
年份 | 出生人口數(萬人) | 出生率(‰) | 60歲以上人口比重(%) | 16-59歲人口比重(%) |
2016年 | 1786 | 12.95 | 16.7 | 65.6 |
2017年 | 1723 | 12.43 | 17.3 | 64.9 |
A.總數量減少B.出現負增長了
C.就業壓力緩解了D.老齡化加重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中新網上海10月15日電,中國內地“最老城市”上海越來越長壽。1953年時,上海僅有1名百歲老人。到了2018年,上海有百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281人,其中100至102歲占82.9% ,103至105歲占14.9%,106歲及以上占2.2%。
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1】從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國目前面臨的人口問題是
A.老齡化B.年輕化C.增長快D.勞動力緊缺
【2】為了應對上述人口問題,我們應該
A.不實行計劃生育政策B.完善養老保障制度
C.把老年人遷往環境適宜的國外D.鼓勵年輕人早婚早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自然災害頻發,當自然災害來臨時,個人采取適當的方法,可以有效避災。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現象或事件,不屬于自然災害的是
A.廣告牌被風吹落,砸壞路邊汽車B.華北地區干旱,導致農田顆粒無收
C.燃放大量煙花爆竹,引發森林火災D.強降水導致廣東部分民居損壞嚴重
【2】當下列自然災害發生時,以下行為正確的是
A.臺風來臨時,在廣告牌下避風B.地震來臨時,迅速乘坐電梯逃生
C.滑坡發生時,近距離觀看震撼場景D.泥石流時,向垂直于流動方向的山坡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