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日本圖,完成下列問題。
(1)日本西瀕E_______海,東臨F_______洋。
(2)日本主要包括四個大島,寫出下列字母所在的島嶼名稱:B_______D_______
(3)日本工業高度發達,其工業區主要分布在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
(4)日本發展工業的不利條件主要在于(____)
A.海岸線曲折 B.科學技術先進 C.地域狹小,資源匱乏 D.火山、地震較多
(5)日本的經濟模式主要是(____)
A.加工貿易經濟為主 B.單一的初級產品為主的經濟
C.以出口農產品為主的經濟 D.以旅游業為主的經濟
【答案】日本海 太平洋 本州島 九州島 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 沿海地區海運便利,有利于原料的輸入和產品的輸出。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國內最大的消費地。地形平坦,便于工業活動的開展。 C A
【解析】
本題以“日本圖”為切入點,考查了日本的位置和范圍、工業區的分布及其原因,日本發展工業的不利條件以及日本的經濟等相關知識。
(1)讀圖可知:日本是一個島國,日本西瀕E日本海,東臨F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洋太平洋。
(2)讀圖可知:日本主要包括四個大島, B是面積最大的島本州島;D是緯度位置最低的九州島。
(3)讀圖可知:日本工業高度發達,其工業區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其原因是沿海地區海運便利,有利于原料的輸入和產品的輸出。該地區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國內最大的消費地。該地區地形平坦,便于工業活動的開展。
(4)日本發展工業的不利條件主要在于地域狹小,資源匱乏;海岸線曲折、科學技術先進是其發展工業的有利條件,故選C。
(5)日本的經濟模式屬于“進口—加工—出口”的加工貿易型經濟,故選A。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部分農業區分布圖回答下面小題:
【1】關于圖中四個農業區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①華北平原,種植冬小麥為主
B. ②三江平原,土壤肥沃,水資源豐富,種植水稻為主
C. ③寧夏平原,引黃河水發展灌溉農業
D. ④松嫩平原,種植春小麥,一年三熟
【2】圖中四個農業區發展農業共同的優勢是( 。
A. 水資源充足 B. 地形平坦 C. 光照充足 D. 熱量充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城市“熱島效應”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熱島效應”導致市區的溫度升高,改善了郊區的空氣質量,降低市區污染的程度。
A. 正確B. 錯誤
【2】在市區增加綠地面積可以減弱“熱島效應”的危害。
A. 正確B. 錯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每年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圖中甲、乙、丙、丁為世界上水資源總量最豐富的四個國家。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甲、乙、丙、于西國中,國土面積居世界首位的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
【2】圖中丙國水資源總量居世界首位的主要原因是( )
A. 國土面積最大
B. 地形平坦
C. 熱帶雨林氣候分布廣
D. 人口稀少,用水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重慶某服裝廠老板老張乘船沿長江經濟帶自西向東開展一次投資考察活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規劃行程時,老張繪制了《長江示意圖》(見圖)。請將下列詩中所詠地理事物(加橫線)與圖中字母對應起來。
①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提示:黃鶴樓在武漢)
②洞庭湖上清秋月,月皎湖寬萬頃霜。(提示:你可以查地圖)
(2)船過巫山河段時,老張看見了兩個大型水電站,奇怪:當地用不了這么多電,國家干嘛還要大力開發這里的水能資源呢?請你從該地資源優勢角度及區域合作交流的角度幫助分析解答。
(3)到達上海后,老張進行了全方位的考察,最終決定在上海投資,以實現企業的華麗轉型。請結合圖示,從上海地理位置的角度說明選擇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左圖中國土地資源利用類型比重》、右圖《世界部分國家人均耕地面積》,回答下列問題。
【1】關于左圖的解讀,不正確的是:( )
A. 我國土地利用類型多樣
B. 可利用草地占可利用土地比重最大
C. 在所有土地利用類型中,耕地比重最小
D. 難利用土地比重大于可利用土地比重
【2】右圖告訴我們:( )
A. 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大于日本的原因是我國人口比日本少
B. 人均耕地資源不足是我國農業生產面臨的嚴峻考驗
C. 印度人口與我國相差不大,人均耕地遠超過我國是因為印度國土面積大于中國
D. 我國人均耕地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無需為耕地不足而發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