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某地區等高線地形圖”,回答問題。
【1】甲、乙兩村的圖上距離是4.2厘米,實際距離是21千米,該圖的比例尺是 (用數字式表示)。
【2】圖中適合開展攀巖運動的是 (填字母或甲乙丙丁)。
【3】要將河流水引向乙村,①、②兩條輸水線路中的線路最合適 。并簡要說明理由 。
【4】擬在該區建一大型水電站,用■標出壩址的最佳位置。請分析擬建水電站壩址的理由?
【答案】
【1】1:500000
【2】B
【3】①;因為從①處到乙村,是從海拔高處流向低處,有可能實現自流
【4】
盆地的出口處施工量較小且容易蓄水
【解析】
試題分析:
【1】甲、乙兩村的圖上距離是4.2厘米,實際距離是21千米,該圖的比例尺是4.2厘米:21千米=4.2厘米:2100000厘米=1:500000.
【2】A、B兩地,適合開展攀巖運動的是B地,該地位于等高線的重合處,是陡崖.
【3】要將河流水引向乙村,①、②兩條輸水線路中的①線路最合適.因為從①處到乙村,是從海拔高處流向低處,有可能實現自流.
【4】擬在該區建一大型水庫,最佳壩址是在盆地的出口處,理由是盆地的出口處施工量較小且容易蓄水.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我國首都北京(40°N、116°E)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位于北半球,中緯度 B.位于東半球,高緯度
C.位于西半球,中緯度 D.位于南半球,高緯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某地等高線地形圖,請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①表示的地形名稱是_______。
(2)圖中②和③中表示山脊的是_______(數字號),你的判斷依據是_______。
(3)圖中③和④中地形坡度較緩的是_______,你的判斷依據是_______。
(4)圖中⑤地和⑥地之間的相對高度是_______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填寫圖中字母所表示的干濕區名稱:
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
(2)A與B干濕地區分界線大體與_____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線一致,B與C干濕地區分界線大體與___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線一致。
(3)圖中①和②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夏或冬)季風,其中①是___________(填寫風向)季風,②是(填寫風向)___季風。
(4)從圖中可以看出我國年降水量的分布規律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甲圖中國土地利用類型的構成及漫畫乙圖,完成下列各題。
(1)從甲圖中看出,我國土地資源的優勢是;不利的是各類土地構成比例不盡合理,主要是比重較小,草地和難利用土地比重較大,后備土地資源不足。
(2)乙圖反映的環境問題是由于人類的,導致了嚴重的。你認為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措施才能改變這種現象?
(3)目前,我國土地利用中存在著諸多問題,各類土地資源都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壞。除了乙圖所示的以外,還出現了、等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人口相關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現階段我國人口再生產類型實現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長的傳統型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長的現代型歷史性轉變。
材料二: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5歲及以上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即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進入到老齡化社會。圖為1998—2014年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占人口總數變化趨勢圖。
(1)現階段我國人口再生產類型實現了歷史性轉變,使得“世界70億人口日”的到來推遲了5年。這一轉變得益于我國把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為一項基本國策。
(2)由材料二可知,我國大致從___________年開始進入老齡化社會,此后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說出人口老齡化對我國社會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______、______;
(3)2015年我國計劃生育政策調整為全面實施二孩,該政策有利于
A.減少人口數量
B.降低人口出生率
C.減慢人口增長速度
D.減緩人口老齡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