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地理探究:北京的城市發展與京津冀協同發展。讀左圖、右圖完成下列探究。
(1)簡要分析北京市與北省協同展的優勢條件
北京市的優勢: ;河北省的優勢:
(2)為什么本世紀初首都鋼鐵廠會從北京市區遷出?
(3)從城市職能考慮,北京市今后應側重發展那些產業?
【答案】
(l)北京市的優勢:資金充足;科技發達;市場廣闊;交通便利。(1分,任答一點即得1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給分)
河北省的優勢:礦產資源豐富;農業資源豐富;海運便利;有大量廉價勞動力;土地資源豐富。(1分,任答一點即得1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給分)
(2)保護城市環境(改善空氣質量)。(1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給分)
(3)高新技術產業;第三產業(旅游業)。
【解析】
試題分析:
(1)北京市資金充足;科技發達;市場廣闊;交通便利;河礦產資源豐富;農業資源豐富;海運便利;有大量廉價勞動力;土地資源豐富。北京市與北省協同發展,優勢互補,既有利于北京市城市化問題解決,也促進了周邊地區的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
(2)隨著北京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首鋼耗能與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這個距天安門只有17千米,地處城市西部上風向的首都鋼鐵工業公司,對北京市區環境質量產生了巨大的負面影響,使得首鋼的發展與首都環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本世紀初首都鋼鐵廠從北京市區遷出。
(3)北京市位于太行山、燕山和華北平原的結合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和國際化大都市。北京市未來的建設發展目標定位于:國家首都(政治中心)、世界城市(國際交往中心)、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從城市職能考慮,北京積極發展新型產業部門,以電子、信息為龍頭的高新技術產業和第三產業獲得了迅猛發展。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中①②③④代表我國四條地理界線。讀圖回答問題。
(1)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界線是四條線中的_____ (填代號)。
(2)①線經過的山脈中,呈西北—東南走向的是_____ 。
(3)①、③線之間的地形主要屬于( )
A.高原和山地 B.平原和丘陵
C.山地和丘陵 D.高原和盆地
(4)圖中a處年降水量少于b處原因_______________
(5)圖中B地區氣溫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該區域典型自然環境特征是 。
(6)中國耕地主要分布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接近我國農耕區與牧區分界線的是( )
A.800mm年等降水量線 B.400mm年等降水量線
C.200mm年等降水量線 D.1600mm年等降水量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目前,世界上發達國家7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發展中國家城市人口的比重也在不斷上升。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為城市建設和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但由此也產生了許多社會問題。
材料二 人口遷移示意圖。
(1)簡述農村人口向城市遷移的原因。
(2)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會產生哪些社會問題?
(3)談談你對城市人口過快增加有哪些建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南極洲略圖”,完成下列各題。
【1】①點的地理坐標是( )
A.66.5。S,45。E B.66.5。S,45。W
C.66.5。N,45。E D.66.5。N,45。W
【2】①點位于②點的 方向
A.東北 B.東南 C.西北 D.西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我國油料(花生、油菜)和糖料(甜菜、甘蔗)作物分布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例A、B、C、D中,代表油菜的是
A、A B、B C、C D、D
【2】B類作物主要分布在
A、東南沿海 B、四川盆地 C、青藏高原 D、東北平原
【3】四種農作物多分布在
A、熱帶和亞熱帶 B、秦嶺——淮河以南
C、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處 D、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城市“熱島效應”示意圖,回答下面小題。
【1】關于“熱島效應”的影響,正確的是
A. 減小了污染范圍 B. 提高市區的溫度
C. 改善了郊區的空氣質量 D. 降低市區污染程度
【2】可以減弱“熱島效應”的措施是
A. 在市區建設高層建筑 B. 在郊區興建商業中心 C. 在市區增加綠地面積 D. 在郊區建設工業園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