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下圖,作答下列各題。
【1】六大板塊中,幾乎完全處于海洋的板塊是( )
A.美洲板塊B.印度洋板塊
C.太平洋板塊D.非洲板塊
【2】有人預言,幾千萬年后,圖中紅海A將成為新的大洋,其形成原因是( )
A.這里地震頻繁B.地殼板塊在這里發生了碰撞運動
C.這里火山活動劇烈D.地殼板塊在這里發生張裂運動
【3】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大多發生在( )
A.地殼比較穩定的地方B.地球上有山脈分布的地帶
C.板塊與板塊的交界地帶D.地球上有高原分布的地帶
【答案】
【1】C
【2】D
【3】C
【解析】
根據地質學家經過長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全球由六大板塊組成,一般來說板塊內部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多火山、地震。六大板塊的名稱是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進行分析解答。
【1】板塊運動方式有碰撞擠壓和張裂拉伸。在六大板塊中,太平洋板塊幾乎全部為海洋,其余板塊既包括陸地,又包括海洋。故選:C。
【2】紅海位于印度洋板塊與非洲板塊之間,因為印度洋板塊和非洲板塊正不斷發生張裂運動,因此紅海的面積應不斷擴大,形成新的大洋。故選:D。
【3】板塊運動學說認為,各板塊處于不斷的運動之中。一般來說,板塊的內部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有的張裂拉伸,有的碰撞擠壓,地殼比較活躍,容易發生火山、地震。
故選:C。
考查板塊運動的有關知識,要理解記憶。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世界降水量分布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洋流經過地區降水多
B.赤道附近地區降水多
C.離海洋近的地區一定降水多
D.回歸線附近沿海地區降水多于內陸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從天津乘船到海南島的海口市,依次經過的海洋是( )
A.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B.南海、渤海、東海、黃海
C.黃海、南海、東海、渤海
D.渤海、黃海、南海、東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中,電燈泡代表太陽,地球儀代表地球,模擬演示地球運動。讀“地球運動演示圖”,回答下列問題。每空一分。
(1)地球儀中,①表示的是___________ 。
(2)在演示地球自轉時,用手緩緩撥動地球儀的正確方向是_______。
A. B.
(3)從北極點上空看是______時針,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約是______。
(4)這一實驗演示的是地球自轉產生的______現象。
(5)A地正處于______(白天/黑夜)。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