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從北到南,從西到東,不知從哪天起,秋的畫卷如火如荼次第展開,轉眼間就醉了大半個中國”,下圖是《中國國家地理》編輯社策劃的“三縱一橫”四條路線尋訪秋天。據圖完成下面小題。
【1】四條尋秋路線中,跨越了我國三級階梯的是
A. 路線Ⅰ B. 路線Ⅱ
C. 路線Ⅲ D. 路線Ⅳ
【2】沿路線Ⅳ尋秋的攝影師,到達甲地最有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A. 大漠孤煙直 B. 小橋、流水、人家
C. 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D.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3】下列四組地理區域,以山脈乙為分界線的是
①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 ②季風區和非季風區 ③亞熱帶和暖溫帶 ④畜牧區和農耕區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4】丙所在自治區主要的生態環境問題是
A. 水土流失 B. 土地荒漠化 C. 土地鹽堿化 D. 滑坡和泥石流
【5】丙地區的城鎮,集中分布在
A. 盆地 B. 山地 C. 綠洲 D. 草原
【答案】
【1】B
【2】B
【3】C
【4】B
【5】C
【解析】
【1】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分布.位于第一階梯上的地形區主要有青藏高原和柴達木盆地,位于第二階梯上的地形區主要有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云貴高原、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四川盆地,位于第三階梯上地形區主要有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山東丘陵、遼東丘陵、東南丘陵。讀圖可得,路線Ⅱ跨越了我國三級階梯,自西向東依次經過青藏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故本題選B。
【2】從圖中看出,甲是我國的南方地區,該區域主要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沛,是我國的水鄉澤國,有小橋、流水、人家景觀,故本題選B。
【3】據圖可知:山脈乙是秦嶺,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四大區域中,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一月份少℃等溫線通過的地方;8少少圖圖等降水線通過的地方;溫度帶中,暖溫帶與亞熱帶分界線;干濕地區中,濕潤區與半濕潤區分界線;溫帶季風氣候與亞熱帶季風氣候分界線;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與溫帶落葉闊葉林的分界線等,故本題選C。
【4】據圖可知:圖中丙新疆干旱區面積廣大,沙漠、戈壁等難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較大,生態環境脆弱.隨著經濟開發力度的加大,新疆一部分地區的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主要表現在荒漠化、河流和湖泊干涸、耕地和草場退化、自然災害頻發等方面.在西部大開發的進程中,新疆采取休耕、輪牧、治理水土流失等一系列得力措施,改善自然環境,建設生態文明,促進了區域的可持續發展,故本題選B。
【5】西北地區深居內陸,遠離海洋,降水較少,干旱是本地區的自然特征,西北地區受自然條件的影響,城市、人口和農業主要沿著綠洲、鐵路線、公路線分布,所以呈點狀或帶狀分布,故本題選C。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簡圖,回答下列問題。
【1】“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描寫的是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
A. ①區域 B. ②區域 C. ③區域 D. ④區域
【2】下面對我國②③兩區域地理界線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 此線是我國暖溫帶與亞熱帶的分界線
B. 此線是我國干旱和半干旱地區的分界線
C. 此線是我國1月份0℃等溫線分布大體一致
D. 此線與我國800mm年等降水量線分布大體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關于圖中甲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 位于東半球 B. 位于低緯度地區
C. 終年寒冷 D. 有極晝極夜現象
【2】乙點若為平原,其氣候類型最有可能為
A. 熱帶雨林氣候 B. 溫帶大陸性氣候
C. 地中海氣候 D. 溫帶季風氣候
【3】一年中,太陽光直射在丙點上的這一天是
A. 3月21日前后 B. 6月22日前后
C. 9月23日前后 D. 12月22日前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高寒是青藏地區最突出的自然特征,自然景觀的形成及人類活動受其影響較大。青藏地區農作物分布在河谷中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土壤肥沃 B.地形平坦
C.氣溫較高,風力較小 D.有豐富的灌溉水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余光中《鄉愁》。據下列圖表資料,完成下面小題。
【1】臺灣省人口、城市分布不均,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受水系影響,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源頭
B.東海岸曲折多良港,這里城市較密集
C.因平原西廣東狹,西部人口密度較高
D.因北部地勢高較涼爽,人口密度最大
【2】據2018年的數據統計,臺灣省人口來源構成如圖c所示。讀圖可知臺灣省人口特點是
①以來自大陸的漢族人為主②以高山族等原住民為主
③多數漢族人祖籍福建南部④多數漢族人來自廣東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海峽兩岸的聯系緊密不可分割,其基礎是
①文化同脈②民族同根③語言相通④陸地相連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