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材料分析題:
2017年世界部分國家國內生總值(GDP)排名統計
(1)上述材料可看出,世界各國中國內生產總值居第一位的是_____國,國內生產總值居第二位的是_____國,發達國家最集中的大洲是_____。
(2)從材料可看出國內生產總值排名靠前的國家中,發展中國家只有三個,按國內生產總值從多到少排列分別是_____、_____、_____。
(3)上述國家中,屬于亞洲的發達國家是_____,屬于西半球的發達國家有_____、_____;上述國家中人口最多的國家是_____。
(4)國際經濟合作中,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貿易是不平等的,常常會導致富國更富窮國更窮,原因是_____
A發達國家人民更勒勞,更重視經濟建設
B發展中國家貪圖安逸,不思進取
C發達國家購買初級產品,出售高端產品,賺錢多。
D發展中國家國土狹小,礦產資源貧乏
【答案】美 中 歐洲 中國 印度 巴西 日本 美國 加拿大 中國 C
【解析】
根據世界主要國家的經濟發展特點,進行分析解答。
(1)上述材料可看出,世界各國中國內生產總值居第一位的是美國國,國內生產總值居第二位的是中國,發達國家最集中的大洲是歐洲。
(2)從材料可看出國內生產總值排名靠前的國家中,發展中國家只有三個,按國內生產總值從多到少排列分別是中國、印度、巴西。
(3)上述國家中,屬于亞洲的發達國家是日本,屬于西半球的發達國家有美國、加拿大;上述國家中人口最多的國家是中國。
(4)國際經濟合作中,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貿易是不平等的,常常會導致富國更富窮國更窮,原因是:發達國家購買初級產品,出售高端產品,賺錢多,形成了巨大的貿易逆差。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日本地圖(如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以下海洋或島嶼的名稱:
A島嶼________,B島嶼________,C海洋________,D海洋________ , E平原________.
(2)從海陸位置方面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________.列舉兩個與日本有相似海陸位置的國家:________、________ .
(3)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解釋以下現象的主要形成原因:
現象一:日本的年降水總量比同緯度的中國地區多.
主要原因:________.
現象二:日本森林資源豐富.
主要原因:________.
現象三:日本經濟對外依賴強.
主要原因:________
現象四:日本地震多發生.
主要原因: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領土,隸屬 省。
(2)描述臺灣島緯度位置特征: 。
(3)臺灣島河流多分布于西部地區,河流流向多為 ,主要原因是 。
(4)臺灣島兩種氣候類型分界線向南凸出的主要原因是 。
(5)與東部、中部相比較,臺灣島西部地區種植業 、人口 、交通便利,主要的自然原因有:① ;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左圖示意我國荔枝產區分布,右圖為茂名氣候資料。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
(1)我國荔枝產區集中分布在_________省、_________省以及__________自治區,云南、四川和海南等省份也有分布。
(2)茂名產區位于“五帶”中的_____帶,其氣候特征是夏季__________,冬季______________。
(3)冬季氣溫過低將導致荔枝顆粒無收,因此,對合江產區荔枝生長影響最大的氣象災害是_____。合江產區荔枝初次上市時間比茂名產區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在以上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全部位于地勢第一級階梯上的是______區,其中水熱充足的是______,我國水稻集中分布的地區是_______地區。(第(1)題全部填代號甲,乙,丙,丁)。
(2)我們東臺市位于四大地理分區中的__________地區(填具體區域名稱)。
(3)乙區域的耕地類型以______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東北三省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東北三省包括黑龍江省、吉林省和遼寧省。
B.東北三省地形以高原和平原為主。
C.三面山地,山地之間分布著遼闊的東北平原。
D.人們常用“山環水繞、沃野千里”來形容東北三省的山河大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鴕鳥在散步,河馬在戲水,長頸鹿伸著長脖子在吃樹梢上的嫩葉,還有兇猛的獅子在追逐斑馬。”下列可以看到上述景象的大洲是( )
A.非洲
B.亞洲
C.南美洲
D.大洋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