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歐洲西部略圖,分析回答下列各題。
(1)寫出圖中字母代表事物的名稱:
A、洋,B、國。
(2)歐洲西部大部分地區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有利于農業中的業的發展。
(3)圖中從①到②再到③,降水量是逐漸(增加還是減少)。這表明自西向東性越來越強。(海洋性或大陸性)
(4)現代測量顯示,圖中C海在不斷縮小,因為C海位板塊和板塊之間,這兩大板塊不停的碰撞擠壓,距離越來越小。
(5)C海沿岸的樹木根系發達,樹皮較厚,葉片具有蠟質層,這與當地的氣候有什么關系。
【答案】
(1)大西;法
(2)畜牧業
(3)減少;大陸性
(4)亞歐;非洲
(5)
地中海氣候的特點是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這種不協調的配合,對植物十分不利,為了減少蒸發,樹木的葉子上長有一層厚厚的蠟質層,根系發達,樹皮較厚。
【解析】(1)歐洲西部是指歐洲的西半部。面積約500萬平方千米,包括30多個國家,西鄰大西洋,北鄰北冰洋,東靠亞歐內陸;其中法國是西歐面積最大的國家。(2)西歐常年受西風影響,主要是溫帶海洋性氣候,該氣候適合多汁牧草生長,畜牧業發達。(3)從圖中可知,①②③在同一緯度,降水受海陸位置影響,降水由沿海向內陸逐漸減少,離海洋越近氣候呈海洋性,從①到②再到③離海洋越來越遠,其氣候大陸性越強,受海洋影響越弱。(4)板塊在不停的運動中,地中海是位于非洲板塊和亞歐板塊擠壓處,兩大板塊不斷擠壓,隨著時間推移,在未來有可能地中海會消失。(5)植物的生長與氣候有密切的關系,C地區是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氣候,地中海氣候的特點是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該氣候雨熱不同期,不利于植物生長,為了減少蒸發,樹木的葉子上長有一層厚厚的蠟質層,根系發達,樹皮較厚。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南極地區圖,回答下列各題。
【1】讀“我國南極地區四個科學考察站示意圖”,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四個科考站都建在南極圈以內
B. 每年11月到次年3月適合南極地區建科考站
C. 四站中,昆侖站所處的緯度最低
D. 四站中,長城站所處的緯度最高
【2】有關南極洲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風庫”、“白色荒漠” B. 緯度最高的大洲
C. 長城站地處北溫帶 D. 被稱為“冰雪高原”
【3】泰山站主樓建筑架空離地,最關鍵的作用是( )
A. 防寒保暖 B. 防止積雪融水進入
C. 防強紫外線輻射 D. 防大風積雪掩埋
【4】保護與和平利用地球上最后一塊凈土——南極洲,下面哪一項做法是正確的( )
A. 建設居民點,大量移民 B. 南極地區礦產資源豐富,應大力開采
C. 可以大規模捕鯨 ,豐富食物資源 D. 加強各國合作,履行《南極條約》
【5】關于歐洲西部旅游景點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 英國的峽灣風光引人入勝
B. 倫敦的艾菲爾鐵塔令人景仰
C. 南部地中海沿岸國家的海濱沙灘優美宜
D. 芬蘭的花卉尤其是郁金香聞名世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馬六甲海峽地處地區(亞洲分區)。圖中A表示 , B表示 , 馬六甲海峽是溝通這兩個大洋最近的海上通道,C是 , 是石油儲量豐富的地區。
(2)F半島屬于氣候。
(3)D表示運河,它是亞洲與的分界線,也是重要的海上通道。它溝通了紅海和海。
(4)E半島上與我國陸上相鄰的國家自東向西依次是、老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某校地理興趣小組分別在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四個節氣當天正午時刻測量學校旗桿的影子長度,數據記錄見表一。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表一中測量時間②對應的節氣是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
【2】該學校最有可能位于
A. 北京 B. 上海 C. 福建 D. 云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和“非洲主要河流分布圖”,回答問題。
(1)非洲西臨洋,北隔著地中海與洲相望。
(2)非洲氣候類型中分布范圍最廣的是氣候。非洲氣候類型分布的規律是以為中心,呈的分布特點。
(3)圖中①地有代表性的野生動物是(袋鼠或長頸鹿)。據圖判斷,非洲的地勢特征大致是;A,B兩條河流中流量較大的是(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