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下圖,完成下列要求。
(1)黃河發源于______高原,注入______海。
(2)黃河上游流經我國地勢第一、二級階梯交界處,河流落差大,是黃河______最集中的地區,因此建有水電站。
(3)讀右圖,黃河因河床高出地面13米以上而稱為“______”.此種現象在黃河的______段最為明顯.要從根本上治理圖中反映的為題,必須在中游的黃土高原地區開展______綜合治理。
【答案】青藏 渤 水能資源 地上河 下游河 水土保持
【解析】
(1)黃河的水能開發,水能集中在上游、中游,主要水電站:龍羊峽、三門峽、小浪底等。
(2)黃河“地上河”的成因與危害及治理,成因:黃土高原土層疏松,地形支離破碎中游地區夏季降水集中,沖刷作用大;中游地區植被差下游地區是平原,水流平緩,泥沙沉積。危害:在于下游的決口改道。(3)治理:根本在于加強上中游地區黃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植樹造林;修筑梯田;打壩淤地; 下游:加固江防大堤;修建分洪工程;修建水利樞紐工程。
(1)黃河發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自西向東,注入渤海。
(2)黃河上游流經我國地勢第一、二級階梯交界處,地勢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建立了很多大型水電站,如:劉家峽、龍羊峽等。
(3)從右圖中可知,黃河的泥沙不斷淤積,使黃河下游河床太高,人們不斷加高堤壩,河床高出地面13米以上而稱為“地上河”。黃河下游形成“地上河”最主要是中游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所以從根本上治理黃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澳大利亞人口分布圖”,回答問題。
(1)讀圖可知澳大利亞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地區。
(2)_______是全國最大的河流,向西南注入______洋
(3)澳大利亞的首都D是_______,最大的工業中心和港口城市E是_______, F_____是南部最大城市。
(4)________線穿過中部;東臨是______洋,位于_____半球(南、北)。
(5)澳大利亞的地形可以分為三部分:西部是低矮的________;中部是大面積的________,這里有世界著名的________,地下水豐富,地勢最低處在________湖;東部地形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人口政策于我國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是( )
A.向西部、山區等地移民,開發西部資源。
B.城市居民遷居農村支援農村建設。
C.東部居民大量遷居西部進行西部大開發。
D.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公民素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5年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日。二戰中,日本首先侵占了中國的東北三省,這三省是( )
A.黑龍江、內蒙古、遼寧
B.吉林、遼寧、河北
C.黑龍江、吉林、遼寧
D.內蒙古、吉林、遼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地區等高線地形圖,回答問題。
(1)沿圖中a—b剖面線繪制的地形剖面是圖中的(______)
A. B.
C.
D.
(2)在圖示區域內擬建一座防火瞭望塔,在①②③④的選址方案中,瞭望范圍最大的是(____)
A.① B.② C.③ D.④
(3)如果牛家村到張店的規劃公路圖上距離為2.5厘米,那么實地距離為__________千米。
(4)牛家村和張店海拔在_________米以下,所在地形類型為__________,位于小河邊的是________,小河的大致流向是由________向_______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某區域地形構成百分比統計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信息能夠說明該區域地形具有的特點是( )
A.地形類型齊全B.地勢西高東低
C.地形以平原為主D.地形以低山、丘陵為主
【2】根據因地制宜的原則,該區域在農業生產中應該重點發展( )
A.畜牧業B.種植業C.漁業D.林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溫度帶劃分示意圖,回答問題。
(1)填出溫度帶名稱:
A_______ 帶;B_______帶;C_______帶;D_______帶;E_______帶;F_______區。
(2)D和C的分界線大致與冬季____℃的等溫線一致,大致在_______—_______河一線。該線附近也是我國年降水量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線經過的地方,還是干濕地區中的_______區和_______區的分界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本初子午線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本初子午線是劃分緯度的起點,它是0°緯線
B.本初子午線是劃分經度的起點,它是0°經線
C.本初子午線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
D.本初子午線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