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圖“中國水資源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我國水資源主要是、、冰川和部分地下水。
(2)從圖中可以看出,我國水資源的 空間分布特點是。為緩解 北方地區水資源不足而興建的跨流域 調水工程是。
(3)我國水資源在季節分配上具有的特點,對于時間分配 不均的問題,可以通過來解決。
(4)我國少水帶地區,農業生產適宜 發展業。
(5)從圖中可以看出,濰坊位于帶內。緩解濰坊地區缺水問題的有效途徑有和。
【答案】
(1)河流;淡水湖泊
(2)東多西少,南多北少;南水北調工程
(3)夏秋多、冬春少;修建水庫
(4)畜牧
(5)過渡;節約用水,科學用水;保護水資源,防治水污染
【解析】(1)我國水資源主要是河流、淡水湖泊、冰川和部分地下水。(2)我國降水自東南沿海地區向西北內陸遞減,我國水資源的空間分布特點是東多西少,南多北少。為緩解北方地區水資源不足而興建的跨流域調水工程是南水北調工程,該工程是把長江流域的水調到西北地區和華北地區。(3)我國水資源在季節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的特點,對于時間分配不均的問題,可以通過修建水庫來解決。(4)我國少水帶地區,農業生產適宜發展畜牧業。(5)從圖中可以看出,濰坊位于過渡帶內。緩解濰坊地區缺水問題的有效途徑有節約用水、科學用水和保護水資源,防治水污染。故答案為:(1)河流;淡水湖泊;(2)東多西少,南多北少;南水北調工程;(3)夏秋多、冬春少; 修建水庫;(4)畜牧;(5)過渡;節約用水,科學用水;保護水資源,防治水污染。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有關亞洲地理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經濟發展較為均衡,大部分是發展中國家
B. 氣候復雜多樣,溫帶海洋性氣候顯著
C. 赤道、北回歸線、北極圈三條特殊緯線均穿過亞洲
D. 亞洲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陸東部,西臨世界上最大的大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甲國、乙國本土的輪廓圖,讀圖完成下列要求.
(1)如果經度每隔15°時間相差1小時,M、N兩地的時間相差_________小時.N地的經緯度位置是_________,M地白晝最長,N地正值_________(季節).
(2)甲國北部的森林遭受嚴重破壞,對全球氣候造成的影響是_________.
(3)甲國北部有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該河的航運價值比乙國東北部的世界最大淡水湖群_________(高、低),原因是_________.
(4)甲國的天然橡膠通過海洋運輸到乙國西海岸的最短航線需經過_________運河.乙國農業發達,但咖啡、可可、天然橡膠等農產品需要從甲國進口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三江源地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甲、乙、丙所代表的山脈分別是:甲________山脈、乙________山脈、丙________山脈。
(2)圖中A、B、C三處分別為發源于三江源地區的三條河流,它們的名稱分別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3)三江源地區是我國________保護尤為關鍵的地區。三江源地區是世界上海拔最高、________最大的高原濕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區________最集中的地區。三江源地區孕育了三大江河,是我國重要的水源涵養地,被譽為“________”。
(4)為了保護三江源,國家設立了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為遏制三江源地區環境持續惡化采取的主要保護措施有________等。(寫出兩條即可)
(5)圖中從西寧到拉薩的________鐵路(填鐵路線的名稱)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鐵路。該鐵路穿越了可可西里、三江源、羌塘等自然保護區,因其獨具特色的環保設計和建設,也被稱之為中國第一條“環保鐵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有關我國基本國情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國土遼闊,區域差異小
B. 人口眾多,人均自然資源占有量也多
C. 經濟建設成就巨大,已是發達國家
D. 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印度是發展中的工農業大國。結合圖完成下列問題。
(1)填出圖中數碼所代表的地理事物。首都:①;河流:②。
(2)印度的主要糧食作物是和小麥。
(3)印度大部分地區每年的6~9月盛行季風,降水較多。
(4)孟買是印度的棉紡織工業中心,其棉紡織工業發展的有利條件有哪些?(從原料、交通等方面分析)
(5)印度人口眾多且增長快,會給該國資源和環境帶來哪些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東部沿海工業地帶”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帶。讀圖,
(1)煤、鐵、石油資源豐富,高新技術發達的工業基地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③工業基地發展工業的不利條件是( )。
A.工業基礎薄弱
B.交通條件落后
C.能源和礦產資源缺乏
D.勞動力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