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由湖南地圖出版社與湖北省測繪學會共同編制的豎版《世界知識地圖》是對傳統橫版《世界地圖》的一種突破,這意味著使用了400多年的橫版地圖不再“一統天下”,在地圖制圖領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換個角度看世界,根據如圖,回答以下問題。
(1)下列有關地圖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地圖三要素是指向標、圖例、備注
B.圖幅相同,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圍越小
C.面對地圖始終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D.百度地圖是屬于傳統紙質地圖
(2)圖中甲點經緯度位置是( )
A.0°,105°W
B.0°,105°E
C.0°,75°W
D.0°,75°E
(3)圖中乙為( )
A.亞洲
B.北美洲
C.非洲
D.南美洲
(4)圖中丙為( )
A.北冰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太平洋
(5)甲點位于上海的( )
A.東南方向
B.西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6)換個角度看世界,是哪位科學家觀察世界地圖之后引發了思考并提出“大陸漂移學說”( )
A.麥哲倫
B.哥白尼
C.哥倫布
D.魏格納
【答案】
(1)B
(2)D
(3)B
(4)D
(5)B
(6)D
【解析】(1)地圖三要素是指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故A錯誤;在圖幅相同的條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故B正確;面對地圖一般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有指向標的地圖用指向標定方向,有經緯網的地圖依據經緯線定方向,故C錯誤;百度地圖是不屬于傳統紙質地圖,屬于電子地圖,故D錯誤。故選:B(2)讀圖分析可知,從緯度來看,甲點位于赤道上,緯度應為0°;從經度看,甲點與105°經線構成經線圈,結合大洲的分布及上海的位置可知,甲點的經度應為75°E。依據題意。故選:D(3)讀圖可得,甲是印度洋,乙是北美洲,丙是太平洋,故B正確。故選:B(4)地球上的海洋,被陸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連的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大西洋四個大洋。大西洋位于北美洲、南美洲、歐洲、非洲、南極洲之間。太平洋位于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大洋洲之間。北冰洋位于亞洲、歐洲、北美洲之間。印度洋位于亞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極洲之間。讀圖分析可知,圖中丙位于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大洋洲之間,應為太平洋。依據題意。故選:D(5)在經緯網地圖上,用經緯網定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讀圖分析可知,從經度看,甲點位于上海的西方;從緯度看,甲點位于上海的南方;由此可知,甲點位于上海的西南方向。故選:B(6)德國科學家魏格納在偶然翻閱世界地圖時發現:大西洋的兩岸非洲的西海岸遙對南美洲的東海岸,輪廓非常相似,這邊大陸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邊大陸的凹進部分湊合起來,他堅信這不是巧合,便順著這條思路研究下去,后來提出了大陸漂移假說。故選:D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中國地形分布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地形區的名稱:
A高原 B高原C盆地
E盆地 G平原H平原
(2)寫出圖中數字代號代表的山脈名稱:
①②③ ④
⑤⑥⑦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東北地區年降水量分布圖(單位:mm),回答下列各題。
(1)影響東北地區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①農牧活動 ②距海遠近 ③季風風向 ④緯度位置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乙平原農業生產的不利條件是( )
A.年降水量不足,缺乏灌溉水源
B.緯度偏高,低溫凍害影響農作物生長
C.耕地多為旱地,人均耕地少
D.廣泛分布紅壤,土壤肥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海洋是人類發展的資源寶庫,保護我們的“藍色國土”需要實施綜合管理。讀我國海洋污染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對南海海洋資源開發和保護的措施中,錯誤的是( )
A.加大海洋漁業資源捕撈力度
B.加快南海油氣資源的勘探開發
C.加大海洋環境保護力度
D.嚴禁未經處理的污水入海洋
(2)近年來,海洋污染事故時有發生,是海域污染日趨嚴重,主要原因是( )
A.沿海工廠有城市污水
B.化學藥品污染
C.石油污染
D.固體廢棄物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