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關于我國地理位置和疆域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我國領土南北跨度大,大部分位于北溫帶,沒有熱帶
B.我國東臨大西洋,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
C.我國陸地領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
D.我國最大的島嶼是海南島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生活行為不符合“綠色、節能、低碳”的是( )
A.垃圾分類回收廢物再利用
B.出門盡量步行或騎自行車
C.使用環保袋替代一次性塑料袋
D.人走不關燈保持房間常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工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以下說法哪個是對的( )
A.工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
B.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
C.工業與我們的日常生活關系不大
D.工業生產水平對農業影響不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探究題:閱讀材料,完成問題。
材料一:旅客從上海到武漢的交通費用比較(2012年)
材料二:一艘散裝貨輪,一次運量可達幾萬吃或幾十萬噸。
一列貨運列車,一次運量可達上千噸
一輛載貨卡車,一次運量可達幾噸。
一架大型客機,一次可搭載乘客400人以上。
材料三:火車80﹣352千米/小時,汽車60﹣120千米/小時,海輪30﹣40千米/小時,飛機400﹣1000千米/小時
(1)根據材料一可知,交通運輸方式的選擇與_____有關。
(2)根據材料二分析可知,交通運輸方式的選擇與_____有關。
(3)根據材料三內容可知,交通運輸方式的選擇與_____有關。
(4)根據上述材料,給下列運輸任務選擇恰當的運輸方式。
①從北京運一箱急救藥品到昆明,應選擇_____運輸。
②一噸鮮魚從查干湖要運到松原市區,應選擇_____運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亞洲的世界之最敘述中,你認為正確的是( )
A. 里海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 B. 死海是世界最深的湖泊
C. 青藏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高原 D. 阿拉伯半島是世界最大的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文資料,回答下例問題。
村料一:中國糧食室全存在諸多隱憂。其一,城鎮化加速糧食危機,城鎮化過程必然占用大量耕地,這無疑會威脅糧食安全,政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城鎮化進程開始加速,尤其是南方地區,工業化、城鎮化速度比北方快很多,大量耕地被占用。到2015年未我國城市建成區面積增長13.3%,其二,糧食缺口日趨嚴重。2003﹣2017年,中國一邊是糧食連續增產,一邊是進口量不斷攀升。根據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2017年我國糧食進口總量創歷史新高。其三,務農人員不斷減少,耕地荒廢嚴重,2004﹣2015年,中國外出農民工數量呈直線上升,大量的青壯年勞動力放棄農業生產,加劇了糧食供需的不平衡,其四,日益嚴重的生態環境危機、在工業區及城市郊區,水污染驚人;農民大量使用化肥、農藥、除草劑,導致水污染和土地污染;植被破壞導致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惡化。
材料二;東北地區農業生產條件地域差異顯著,農業生產的地域性突出、根據農業生產自然條件的差異及農業生產方式的不同,東北地區可劃分為三大農業生產區域:耕作農業區、林業區、畜牧業區、東北平原己成為中國最大的商品糧基地。
材料三:“東北地區地形圖”“東北地區三大農業生產區域分布圖”“我國東北地區三江平原20世紀50年代至2000年土地資源利用類型變化情況圖”。
(1)結合材料一,談談目前中國糧食安全存在的隱憂有哪些?
(2)相關部門預測:未來東北平原在我國糧食生產中的地位會持續上升。結合材料一說出上述預測的依據是什么?
(3)連線題:結合材料二及圖上左,將上右圖中的甲、乙、丙三個區域與應該布局的農業生產部門用直線連接起來。
甲 林業區
乙 牧業區
丙 耕作農業區
(4)讀下左圖,我國東北地區的三江平原20世紀50年代至2000年過程中,土地利用類型最顯著的變化是: 面積增加了, 面積減少了。這種變化對當地農業生產的不利影響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我國自然資源分布敘述正確的是( )
A.耕地分布在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以西的高原、山地
B.草地分布在東部季風區內的平原地區
C.我國的水資源南多北少,東多西少
D.我國的林地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東南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