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圖“亞洲和歐洲部分地區輪廓圖”,回答問題
(1)據三地氣候資料圖分析:亞歐大陸同緯度地帶,由西向東氣溫年較差的變化規律是由小變大再減少,年降水量的變化規律是 , 影響上述氣候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2)與B、C地相比,A地氣候具有顯著的性,其氣候特征是 , 全年降水均勻,列舉一條該氣候形成的原因。
(3)相比A、B兩處,C處氣候的顯著優勢是 , 因而該地區喜溫作物的種植界線,比世界其他地區的緯度要高得多,但該氣候降水變率大,易產生或等氣象災害。
(4)在歐洲,東部地區種植業在農業生產中的比重明顯比西部地區高,這可能是因為東部地區比西部地區
A.地形更平坦
B.降水更豐富
C.光照更充足
D.土壤更肥沃
【答案】
(1)由多到少再到多;海陸因素
(2)海洋;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受西風影響
(3)雨熱同期;澇災;旱災
(4)C
【解析】(1)根據圖中三地的氣候資料,亞歐大陸同緯度地帶,由西向東,年降水量的變化規律是由多到少再到多。原因是A、C兩地地處中緯度的沿海地區,降水多,B地位于中緯度的內陸地區,降水少。海陸因素是造成其降水差異的主要因素;(2)與B、C兩地相比,A地瀕臨大西洋,氣候具有顯著的海洋性特征,該地受西風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形成溫帶海洋性氣候,其氣候特點是: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一年內降水均勻;(3)相比A、B兩處,C處氣候的顯著優勢是雨熱同期,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屬于溫帶季風氣候,降水的變率較大,容易產生洪澇或干旱等氣象災害;(4)歐洲西部地區終年溫和濕潤,氣候冷濕,適合多汁的牧草生長,畜牧業發達,而歐洲東部地區降水較少,光照充足,因此種植業比重高。所以答案是:(1)由多到少再到多;海陸因素;(2)海洋;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受西風影響;(3)雨熱同期;澇災;旱災;(4)C。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列省級行政區輪廓圖,回答問題。
(1)下列省區簡稱和行政中心對應正確的是( )
A.①—藏—拉薩
B.②—黑—長春
C.③—甘—呼和浩特
D.④—黔—貴陽
(2)藏族主要分布的省級行政區和我國少數民族分布最多的省級行政區分別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南亞季鳳圖”,完成下面小題。
(1)南亞的降水主要是由( )帶來的。
A.西北季風
B.西南季風
C.東南季風
D.東北季風
(2)上題所述季風到來的時間和強弱程度不一時帶來的災害是( )
A.旱澇
B.寒潮
C.梅雨
D.沙塵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填寫下面表格,比較兩大洲地理特征的差異。
(1)兩大洲大部分位于溫度帶中的帶,判斷的依據。
(2)南美洲大部分地區的降水量在毫米以上,是世界上最的大洲,西海岸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非常狹窄,原因與有關。
(3)非洲是世界上區面積最大的一個洲。
(4)填表格
大洲 | 非洲 | 南美洲 |
主要地形區 | 剛果盆地、①沙漠、東非高原 | 亞馬孫平原、②山脈、巴西高原 |
主要氣候類型 | ③、熱帶雨林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 | 熱帶草原氣候、④ |
最長的河流 | ⑤ | 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澳大利亞的說法,錯誤的是( )
A. 南半球經濟發達的國家 B. 是世界上熱帶雨林面積最大的國家
C. 礦產資源十分豐富 D. 目前服務業已成為主導產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東南亞農作物分布圖,回答下面小題。
(1)東南亞唯一的內陸國是( )
A.泰國
B.柬埔寨
C.老撾
D.緬甸
(2)東南亞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經濟作物產地,其中橡膠的最大生產國是( )
A.泰國
B.菲律賓
C.馬來西亞
D.緬甸
(3)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最大的( )生產國。
A.咖啡
B.可可
C.油粽
D.椰子
(4)如果去圖中①國旅游,我們可以參觀到( )
A.大金塔
B.吳哥窟
C.魚尾獅公園
D.婆羅浮屠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東北平原是我國機械化程度高、提供商品糧最多的糧食生產基地,有“北大倉”之稱.東北平原發展農業的不利條件是( )
A.面積廣大,土壤肥沃
B.季風氣候,雨熱同期
C.春秋季節,容易發生低溫凍害
D.地形平坦,土地集中連片,適于大規模機械化耕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