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我國冬季風、夏季風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表示我國冬季風的是圖 ,來自 和 地區,所以我國大部分地區冬季氣候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影響我國的夏季風來自 洋和 洋上空的暖濕氣流,所以我國東部地區夏季氣候特點 。
(3)我們把 (冬、夏)季風影響明顯地區稱為季風區。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山河圖”,完成下列各題。
(1) 中①山脈為 ,其東側的地形區為 平原,西側的地形區為 高原。
(2)②山脈為 ,長江切穿此山形成著名的大峽谷,我國在此處修建的超大型水利工程為 水電站。
(3)圖中③為 工地形區),該地形區存在的嚴重的生態問題是 。黃河在流往④山脈以東時,流速變慢,泥沙沉積,形成 。
(4)長江發源于圖中的⑤為 山,它與黃河共同流經A (地形區),該地形區平均海拔 米以上,被稱為 ,是我季氣溫最 的地區之一。
(5)貴州省位于四大高原之一 高原上,是一個高原山地省份,今后要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可優先發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甲、圖乙,完成下列各題。
【1】圖甲中,對①②③城市的氣候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 三個城市冬季都很寒冷B. 三個城市中,③城市多雨期最長
C. 三個城市都具有雨熱同期的特征D. 三個城市中,②城市氣溫季節變化最大
【2】圖乙所示地區的氣候特征是
A. 冬季南北溫差大B. 夏季南北普遍高溫
C. 夏季氣溫從東向西逐漸降低D. 夏季氣溫從北向南逐漸降低
【3】若圖甲中①②③三個城市與圖乙中甲、乙、丙三地對應,下列組合正確的是
A. ①—甲 ②—乙 ③—丙B. ①—乙 ②—丙 ③—甲
C. ①—丙 ②—乙 ③—甲D. ①—丙 ②—甲 ③—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學校擬組織同學們4月份到天安門廣場觀看升國旗儀式(下圖),下表為4月22日-27日天安門廣場的升降國旗時間(升、降旗時間即為日出、日落時間)。
完成下面小題。
【1】我國的國旗護衛隊每天進行升降國旗儀式,與此密切相關的地理依據是
A.地球的大小B.地球是個球體
C.地球的自轉運動D.地球的公轉運動
【2】從表中可以看出,每天的升、降旗時間是不一樣的,此現象可間接說明
A.太陽的運動在不斷變化B.地球的運動沒有規律
C.地球是不規則球體D.地球不僅有自轉還有公轉運動
【3】學校若選擇在4月22日-27日某一天組織學生觀看升旗儀式,希望盡可能晚點到達天安門廣場,觀看的日期應選擇在
A.4月22日B.4月23日C.4月26日D.4月27日
【4】4月22日至4月27日時間段,從運動趨勢看,太陽直射點運動的位置所對應的節氣(二分二至),最先到達的是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表格及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說出①、②兩地年均溫的差異,并分析原因。
(2)①、③兩地緯度接近,但年降水量差異較大,請分析原因。
(3)④地的年降水量、年均溫都遠高于⑤地,請分析原因。
(4)⑥、⑦兩地海拔、年均溫都接近,但降水量差異較大,請分析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的高新技術產業起步較晚,但發展迅猛。決定高新技術產業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A. 知識和技術 B. 資源和能源
C. 勞動力數量 D. 交通運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日本居民向來就有喜泡溫泉的習俗。讀日本位置圖(圖1)及不同自然因素對日本該民俗的影響示意圖(圖2),完成下面小題。
【1】影響日本居民喜泡溫泉的主要因素是
A.甲B.乙C.丁D.戊
【2】以下均為影響日本居民喜泡溫泉習俗的自然因素,其中丙最不可能的是
A.氣候的適宜性B.地形平坦程度
C.植被覆蓋率高低D.溫泉豐富程度
【3】從地理視角分析,日本產生這一民俗現象的原因與其所在位置密切相關,主要是日本位于
A.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及美洲板塊交界地帶B.亞歐板塊中心區域
C.美洲板塊與太平洋板塊及印度洋板塊交界地帶D.太平洋板塊中心區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地球形狀與大小的描述,正確的是( )
A. 地球的平均半徑是6378千米
B. 天如斗笠,地如覆盤
C. 地球的赤道周長約為8萬千米
D. 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我國南方某區域等高線地形圖。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景區
A.流水潺潺,奇峰聳立B.青山飛瀑,云霧繚繞
C.山林茂密,空氣清新D.湖光山色,翠竹參天
【2】若估算景區實際面積,需在圖中增加
A.圖例B.比例尺C.指向標D.注記
【3】圖示區域若發展農業,可
A.修建梯田,擴大水稻種植面積B.大力砍伐樹木,發展林業
C.開挖人工湖,增加水產養殖D.建設美麗鄉村,發展旅游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