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下圖示意長江經濟帶,讀圖完成下列小題。
【1】長江自西向東注入
A. 黃海B. 東海C. 南海D. 渤海
【2】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中,長江發揮最重要的作用是
A. 豐富的水能資源B. 優越的旅游資源
C. 充足的淡水資源D. 巨大的航運價值
【3】關于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敘述,正確的是
A. 成渝經濟區大力發展重化工業B. 中游城市群大力發展畜牧業
C. 長三角地區以水能開發為主D. 發展應遵循生態優先的原則
【答案】
【1】B
【2】D
【3】D
【解析】
長江沿江地帶是我國工業部門最齊全、經濟實力最強的經濟地帶,上游有豐富的水能資源,中下游有便利的航運。
【1】長江發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自西向東經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和長江中下游平原后,注入東海,故選B。
【2】長江經濟帶是我國工業部門最齊全、經濟實力最強的經濟地帶,是中國經嚌的“黃金腰帶”,長江在推動經濟發展過程中,最大的作用是巨大的航運價值,便利的水運將西部豐富的礦產資源輸送到東部地區,故選D。
【3】關于長江沿江地帶的說法,成渝經濟區可大力發展水電、化工工業;中游城市群位于長江中游平原,農業上應該發展種植業;長江三角洲技術力量雄厚,以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為主;發展過程中應該遵循生態優先的原則,故選D。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是小云和爸爸暑假期間觀光旅游時所拍攝的照片。根據照片及相關介紹,回答以下問題。
(1)小云所說的“雪域高原”指的是( )
A.青藏高原
B.內蒙古高原
C.云貴高原
D.黃土高原
(2)旅行中小云的爸爸曾出現了呼吸急促等缺氧狀況,可能的原因是( )
A.緯度增高
B.緯度降低
C.海拔升高
D.海拔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戰士小剛在日記中寫道:“凌晨我們出門巡邏,天寒地凍,氣溫在零下20℃左右,周圍一片林海雪原。而這個季節在我的家鄉隨處可見郁郁蔥蔥、婀娜多姿的椰樹,人們也正在忙著早稻插秧。”據此和下圖完成下列問題。
(1)造成小剛駐地和家鄉景觀差異的主要影響因( )
A.地形因素
B.海陸位置
C.緯度位置
D.人類活動
(2)當小剛的駐地冰封時,小剛家鄉的情景可能是( )
A.居民喜歡吃“火鍋”和辛辣的食物來驅寒
B.老人穿著羽絨服、戴著皮帽悠閑地散步
C.小朋友們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
D.游人在海灘上嬉戲、在大海里游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列各問題。
(1)圖中字母ABCD分別表示不同的地位部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表示山頂
B.表示山谷
C.表示山脊
D.表示陡崖
(2)若量得甲乙兩地的圖上距離為2厘米,則甲乙兩地的實際距離為( )
A.50米
B.500米
C.100米
D.250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比較以下比例尺完成下列各題
①1:100000000;② ;③圖上1厘米表示實際距離10千米
(1)比較比例尺大小,以下按照由大到小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①③②
(2)圖幅大小相同的情況下,比較內容的詳細程度由詳細到粗略排列正確的是(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①③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是小云和同學們暑假期間到我國不同地區觀光旅游所拍攝的照片,根據照片及相關介紹回答問題。
(1)小云所說的“雪域高原”被稱為 , 該地區是很多大江大河的發源地,期中長江、黃河、瀾滄江源區被稱為。
(2)如果你到“雪域高原”去旅游,所需攜帶的物品及其原因的解釋,錯誤的是________。
A.要帶防曬霜——高原上紫外線強
B.攜帶的物品盡量輕便——高原氧氣不足,爬山體力消耗大
C.要帶防寒衣物——高原上晝夜溫差大
D.要帶溜冰鞋——高原上隨處可見設施完善的溜冰場,溜旱冰樂趣多
(3)小軍看到的美麗草原位于四大區域的地區。該區域優良畜種有、。
(4)小剛所看到的一望無際的麥田位于我國(黃土地、紅土地),從長遠來看,農業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是。
(5)小紅所到的“魚米之鄉”指的是我國的 , 該地區主要的糧食作物是 , 常見的食材有(蓮藕、白菜),旅游資源豐富,被譽為“中國第一水鄉”,形成了典型的水鄉風情。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