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影響我國的季風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 根據氣壓和風向判斷,這幅圖反映的是影響我國的 (冬、夏)季風。
(2) 我們把受①和②氣流影響明顯的地區E稱為 區,而西北內陸受這種氣流影響不夠明顯F稱為 區。
(3) E區和F區的大致界線是 ( )
A.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 B.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一線
C.800毫米等降水量線經過的地方 D.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一線
【答案】⑴夏⑵季風、非季風⑶ D
【解析】整體分析
我國季風氣候顯著,夏季,風從海洋吹向陸地,稱夏季風,帶來豐富的降水。受夏季風影響明顯的地區是季風區,夏季風影響不明顯的地區是非季風區。大體以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脈為界。
(1)根據圖知,圖中①②風向是從海洋吹向陸地的東南風屬于夏季風;
(2)我們把受①和②氣流影響明顯的地區E稱為季風區,而西北內陸受這種氣流影響不夠明顯F稱為非季風區。
(3)E季風區和F非季風區的大致以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脈為界。所以D正確;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 是二三階梯的分界線,A錯誤;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一線 是一二階梯的分界線,B錯誤;800毫米等降水量線經過的地方是秦嶺——淮河一線,C錯誤;故選D。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圖,完成下列各題。
【1】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下列關于 B、C兩地區自然環境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敘述不正確的是
A.受自然條件的影響,灌溉農業、綠洲農業、河谷農業是兩地區特有的農業生產方式
B.B地區牧民居住的蒙古包易于拆卸、搬運和安裝
C.B地區自然環境特點是干旱,C地區自然環境特點是高寒
D.三河馬、三河牛是青藏牧區的優良畜種
【2】關于甲地形區地理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 水土流失是當地主要的生態環境問題
B. 地處我國地勢的第三級階梯上
C. 應擴大耕地面積來滿足日益增加的人口糧食需求
D. 應大力發展采礦業,增加農民收入
【3】有關圖中A、D區域分界線地理意義的敘述,不正確的
A. 暖溫帶與亞熱帶的分界線 B. 內流區與外流區的分界線
C. 1月0℃等溫線 D. 濕潤區與半濕潤區的分界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甲為臺灣島等高線和城市分布圖,圖 丙、圖 丁分別為高雄市和菏澤市的氣溫和年降水量的月份分配圖。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圖甲分析臺灣省的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在學完臺灣省后,某學校老師讓學生在作業紙上完成:“在圖甲中添加一條經線A,一條緯線B,并標注度數,用▲標出島內的最高山峰玉山,在適當的位置填寫出澎湖列島、臺灣海峽、太平洋,并給出該圖適當的比例尺”。圖乙是貝貝同學的作業,其中有兩處明顯不合理的地方,請你給貝貝同學指出來。
(3)請你認真閱讀分析圖丙和圖丁,比較高雄與菏澤在氣溫和降水量上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有什么明顯的差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氣候類型圖,回答下面小題
(1)圖中字母代表中國氣候類型的說法,錯誤的是( )
A.A屬于熱帶季風氣候
B.B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
C.C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
D.E屬于高原山地氣候
(2)下列對秦嶺-淮河一線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是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
B.是半濕潤區和半干旱區的分界線
C.是1月份0℃等溫線通過的地方
D.是800mm年降水量線通過的地方
(3)對圖中字母有關表述,說法正確的是( )
A.影響A氣候類型所在地區的主要因素是海陸位置
B.B氣候類型特征是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E氣候類型所在地,海拔較高,氣候終年寒冷
D.C氣候類型所在地區有我國最大的平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現象能證明地球自轉的是( )
A.地球上存在晝和夜現象
B.地球上存在四季更替現象
C.地球上存在晝夜長短變化現象
D.地球上存在晝夜不斷更替的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