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歷史上,長江流域多次發生大洪災。到20世紀下半葉,發生大洪災的頻率不斷提高,進入20世紀80年代,幾乎年年發生洪災。根據“某歷史時期長江流域發生洪澇次數分布圖”,回答問題
(1)從圖中可以看出,該歷史時期長江流域發生洪澇的次數自上游到下游逐漸 。
(2)下面結構圖可示意長江中下游地區洪澇災害易發的主要原因,請將下列代表地理現象的字母填入圖中相應的空白框內。
A.水流速度減緩
B.泥沙淤積
C.降水集中
D.植被遭到破壞
E.湖泊面積減少
(3)我國在長江上游已建成我國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是 它將在防洪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答案】(1)增多
(2)見下圖:
(3) 三峽工程
【解析】
長江發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各拉丹冬峰西南側。干流流經青海省、西藏自治區、四川省、云南省、重慶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蘇省、上海市共11個省級行政區(八省二市一區),于崇明島以東注入東海,全長6300余公里,在世界大河中長度僅次于非洲的尼羅河和南美洲的亞馬遜河,居世界第三位。
(1)讀圖可知,該歷史時期長江流域發生洪澇的次數自上游到下游逐漸增多。
(2)長江中下游地區洪澇災害易發的主要原因:長江上中游地區,植被遭到破壞,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使得長江的含沙量增加;長江中游地區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勢平坦,且中游的荊江河段,曲流甚多,水流速度慢,泥沙大量淤積,導致河流排水不暢;長江中游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多且主要集中在夏季,加之中游的支流眾多,干支流同時漲水,使得河流的流量大增;同時長江中游地區人為大量圍湖造田,湖泊面積大大減少,湖泊的蓄洪能力下降。綜上因素,造成長江中游洪澇災害易發。
(3)我國在長江上游已建成的三峽水利樞紐,是我國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它將在防洪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東南亞中南半島地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圖中信息判斷該地區的地表形態特征是__________。地勢特點是______,判斷依據是___________。
(2)該地農業區主要的糧食作物是___。該地農業區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請從地形、氣候和水源方面分析該地區種植此種糧食作物的有利條件。
①地形:_________
②氣候:_________
③水源: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發生在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的四川汶川大地震,從地震帶說,屬于( )
A. 環太平洋地震帶 B. 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
C. 東非大裂谷 D. 大西洋中部地震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示意“2018年2月15日8時發布的春晚五個舉辦地天氣預報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與“水光瀲滟晴方好”相符的天氣符號是( )
A.B.
C.
D.
【2】當天可能會下雨的舉辦地所在省區是( )
A.廣東省B.海南省C.山東省D.貴州省
【3】北京“入夜寒氣至”,珠海“夜色涼如水”,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
A.緯度位置B.地形地勢C.海陸分布D.人類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太陽能集熱板是一種吸收太陽輻射能并傳遞熱量的裝置,集熱板與地面的夾角a可調節,為使集熱效率達到最高,應保持正午太陽光與集熱板垂直。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若在北半球中緯度安裝,集熱板面的朝向是( )
A.東方B.西方C.南方D.北方
【2】在福州集熱板和地面夾角最大的季節是(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