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有一位建筑師,想要建一座房子,房子四面的窗子都朝向南方.你認為應建在哪里?( )
A.北極點 B.南極點
C.赤道上 D.本初子午線上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下圖為“我國北緯32°的地形剖面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反映出我國的地勢特點是
A.西高東低
B.東高西低
C.南高北低
D.北高南低
【2】山脈①是我國地勢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據圖可知山脈①是
A.雪峰山
B.巫山
C.昆侖山
D.太行山
【3】圖中位于第二級階梯的地形區是
A.青藏高原
B.橫斷山區
C.四川盆地
D.長江中下游平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列要求:
【1】在右圖中相應位置標出太陽光線和地球自轉的方向。
【2】此時北極圈以北地區出現現象。
【3】地球自轉一圈,A、B兩點所經過路程最長的是___________。
【4】B點在A點的方向___________。
【6】標出A點緯度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我國降水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逐漸 ,降水主要集中在 (季節)。
【2】800mm年等降水量線東段大致通過 (山脈)— (河流)。
【3】圖2所示四城市中,氣溫年較差最大的城市是 ,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比重最大的城市是 。
【4】讀圖3,北京的氣候特征是夏季 ,冬季 。
【5】圖1,武漢所屬的溫度帶是 帶,位于干濕地區中的 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黃村位于楊莊的 方向。
(2)圖中A.B兩地的圖上距離為6厘米,實地距離是 千米。
(3)圖中小清河的大致流向是從 向 流。
(4)該圖的比例尺是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 千米。
(5)沒有指向標的地圖,通常采用 、 確定方向。
(6)地圖的三要素是 、 、圖例和注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因地形,以高制塞”是我國古代修筑長城的重要原則。讀河北省某段長城的景觀圖片及其所在地區的等高線圖,回答下面小題。
【1】等高線圖中①②③④虛線表示長城在該區域走向,其中正確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圖示地區要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正確的方向是( )
A. 大力發展林果業 B. 修筑梯田,種植小麥
C. 發展水產養殖業 D. 發展花卉,蔬菜等園藝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原創)讀某地等高線地形圖,據圖完成下列各題。
【1】對圖中各地形部位,說法正確的是( )
A. 甲山比乙山的海拔低
B. 丙河流向大致是自東南向西北
C. 丁處陡崖頂部海拔可能為200多米
D. 從線路②登山比從線路①登山更容易
【2】下列活動,能用到等髙線地形圖的是( )
A. 査找國家位置 B. 組織野外登山
C. 了解交通線路 D. 確定旅游景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廣東模擬)下圖是我國某地旅游區等高線圖和該旅游區公路景觀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下列對①②③處的描述,說法正確的是( )
A. ①處可能有河流經過
B. ②處位于①處東北方
C. ③處地形部位為山谷
D. ①處海拔比③處低
【2】此旅游區公路建成“之”字狀彎曲,原因是( )
A. 連接居民點,帶動沿線經濟發展
B. 減緩坡度,行人、車輛上山更容易
C. 避免跨越河流,少架橋,降低修路成本
D. 縮短距離,快速到達目的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地形圖”回答問題。
【1】寫出字母代表的山脈名稱
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__
【2】山脈C是______________,該山脈是我國重要的地理界線,其走向是______。
【3】①_________________是世界最高的高原;②________________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盆地,該盆地位于我國地勢的第______級階梯。
【4】③是____________盆地,因自然資源豐富被稱為“_________________”
【5】④是_____________高原,⑤是________________平原。
【6】下列關于我國四大高原的敘述中有誤的是
A.內蒙古高原廣闊坦蕩
B.云貴高原地勢崎嶇
C.黃土高原石灰巖廣布
D.青藏高原雪山連綿
【7】我國山區面積廣大,下列有關我國山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A.山區面積廣大,約占全國陸地總面積的三分之一
B.山區地面較為崎嶇,交通不便,基礎建設難度小
C.山區地形復雜多樣,便于發展多種經營,旅游資源較為豐富
D.山區在發展旅游,采礦方面沒有優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