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中國疆域及行政區劃圖,完成要求。
(1)寫出數碼代表的省區名稱:② ,③ , ④ ,
⑤ ⑥ 。
(2)省區③的簡稱是 ,省區⑥的簡稱是 ;省區④的行政中心是 ,省區⑤的行政中心是 。
(3)圖中數碼代表的鄰國⑧是 。
(4)我國的臨海⑩是 。
(5)請在圖中用字母B標注渤海,在福建省的版圖上標注該省的簡稱。
(6)我國跨經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的省級行政區是 ;我國位置最偏西的省級行政區是 ;我國分布民族數目最多的省級行政區是 。
【答案】
(1)黑龍江省 湖南省 西藏自治區 甘肅省 江西省
(2)湘 贛 拉薩 蘭州
(3)印度
(4)黃海
(5)略
(6)內蒙古自治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云南省
【解析】
試題分析:
(1)我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單位,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據圖可知:②為黑龍江省;③為湖南省;④為西藏自治區;⑤為甘肅省;⑥為江西省。
(2)我國的每一個省級行政區都有自己的簡稱和行政中心。據圖可知:省區③為湖南省,其簡稱是湘,省區⑥是江西省,其簡稱是贛;省區④為西藏自治區,其行政中心是拉薩,省區⑤是甘肅省,其行政中心是蘭州。
(3)我國面積遼闊,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陸上與朝鮮、蒙古、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老撾、越南14個國家接壤,隔海與韓國、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印度尼西亞相望。據圖可知:⑧是印度。
(4)我國是世界上一個重要的海洋大國,擁有漫長的海岸線,我國自北向南依次瀕臨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據圖可知:⑩是黃海。
(5)內海通常是指陸地與陸地之間的狹窄海域,一般都擁有兩個以上的海峽與公海相接。我國是世界上一個重要的海洋大國,擁有漫長的海岸線,渤海,瓊州海峽是我國的內海,其中渤海位于我國的最北端,北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所環繞;福建省與我國的臺灣省隔海相望。
(6)在我國的34個省級行政區中,內蒙古自治區是跨經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的省級行政區;根據我國的四至點可知位于我國最東、西、南、北的四省區為黑龍江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海南省、黑龍江省;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擁有56個民族,其中55個少數民族,其中云南省僅少數民族就有25個,是我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級行政區。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甲和圖乙,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所示國家地跨兩大洲,圖甲中數字①②屬于兩大洲分界線的是________________,圖甲中A地所在的地形區名稱是______________。
(2)圖乙所示國家是一個群島國家,圖乙中字母B所在島嶼的名稱是________島,圖乙中C工業區分布在該國的________沿岸地區。
(3)圖甲和圖乙所示國家鋼鐵工業都很發達,發展條件各有優勢,據圖示信息比較分析,圖甲所示國家發展的優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圖乙所示國家發展的優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左圖是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右圖是同一地點陰天和晴天的晝夜溫度變化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導致全球變暖,其原理與左圖中哪些數字代表的含義有關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①是近地面大氣的主要直接熱源
B.④表示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
C.a表示陰天的晝夜溫度變化
D.b天氣與a天氣相比,白天①更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地球某日太陽光照示意圖,圖中陰影部分為黑夜,其他地區為白晝,讀圖判斷:
(1)該日太陽直射點的緯度是 ,出現極夜現象的緯度范圍大致是 。
(2)此時,900E的區時是 月 日 時,北京時間是 時。
(3)此時,赤道下晨昏線相交點的經度分別為:( )
A.450W,1350W B.1350E,450W
C.600E,1200W D.00,180
(4)此時,與上海處于相同日期的經度范圍為:( )
A.900W向東至1800 B.00向東至1800
C.900W向東至900E D.00向東至900E
(5)此日,會出現的地理現象是 (多項選擇)
A.黃赤交角略微變小
B.東京白晝時間比悉尼長
C.上海的日出時間比北京晚
D.上海的正午太陽高度一年中最小
E.北印度洋季風洋流呈反時針方向流動
F.地球自轉線速度從北回歸線向南、北遞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南北半球海陸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從南、北半球看,陸地面積較大的是 半球,海洋面積較大的是 半球。
(2)世界海陸分布是不均勻的,其中陸地約占 %,海洋約占 %。
(3)仔細讀圖還能發現,完全分布在南半球的大洲是 洲,完全分布在北半球的大洋是 洋,赤道橫穿的大陸有 大陸和 大陸。
(4)在南北半球圖的適當位置填出太平洋的名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在圖中E處畫出地球公轉方向。
(2)當地球公轉到A地時,地球上出現極夜的范圍是 ,此日,溫江的白晝建筑物影子最(長、短)。
(3)9月22日,地球位于 地,地球上各地的晝夜長短情況是 ,太陽直射在 上,此后,太陽直射點向 (方向)移動。
(4)北半球獲得的太陽光熱最多的一天,地球公轉到 地,這一天的節氣是 。
(5)當我國人民歡度國慶佳節時,地球位于 、 之間,北半球的晝長 (大于、小于)夜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板塊構造圖,回答下列問題。
【1】有關板塊構造學說的說法正確的是
A、海洋和陸地的分布是固定不變的
B、地球表面由整體的一個板塊構成
C、板塊與板塊的交界處地殼比較穩定
D、板塊交界地帶,火山、地震頻繁
【2】板塊構造學說認為
A、地球的巖石圈是由七大板塊拼合而成的
B、板塊內部穩定,不會發生火山、地震
C、板塊的交界處,地殼活動比較頻繁
D、我國的西南地區處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上
【3】下列哪些現象是由于板塊的擠壓作用形成的
A、喜瑪拉雅山脈 B、華山
C、東非大裂谷 D、紅海不斷擴張
【4】當發生地震時,正確的避震方法是
A、立即收拾東西
B、立即逃跑或跳樓
C、立即打電話或告訴家人,然后再跑
D、立即躲在堅固的家具或桌椅底下,就地避震后,再有秩序地撤離
【5】2014年 8月3日,在云南省昭通市魯甸縣發生6.5級地震(圖中S東南處)。云南魯甸發生大地震的原因是
A、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
B、印度洋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
C、印度洋板塊與南極洲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
D、非洲板塊與亞歐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 “某地區等高線圖”,回答下列問題。
(1)讀圖判定該地區的地形類型以及A點和甲村的相對高度分別是:( )
A.丘陵大于500米 B.丘陵小于500米
C.山地小于500米 D.山地大于500米
(2)圖上1厘米代表實際距離__________千米。
(3)河流M的流向大致是自______方向往______方向流。
(4)寫出圖中字母所表示的山體部位名稱。
B__________ C___________ M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面的經緯網圖,回答下列各題。
【1】位于西半球、南半球的島嶼是( )
A.甲島 B.乙島
C.丙島 D.丁島
【2】大部分位于北溫帶,又位于我國境內的島嶼是( )
A.甲島 B.乙島
C.丙島 D.丁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