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亞洲部分圖”,分析回答
(1)圖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稱是:
A. 半島C. 海峽D. 山脈① 洋② 洋③ 洋
(2)大洲Ⅰ與大洲Ⅱ的分界線的名稱為: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 海峽。
(3)從圖中可看出,亞洲地勢特點是中間 四周 (高或低)。受地形地勢的影響,亞洲河流呈 流向海洋。
(4)圖中字母B地區按地理方位來看,應該屬于 地區,本區是世界的第二大人口大國,它是 。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6,完成下列問題。
【1】三個大洲的輪廓圖中加點地區的氣候類型均為( )
A.熱帶沙漠氣候 B.熱帶雨林氣候
C.亞熱帶季風氣候 D.地中海氣候
【2】該種氣候類型主要分布在( )
A.南、北緯30°—40°的大陸西岸 B.南北回歸線經過的大陸西岸和內陸
C.南、北緯40°—60°的大陸西岸 D.南北回歸線經過的大陸東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完成各題。
材料一 我國兩地區示意圖。
材料二 :甲圖所示省區盛產棉花,是全國主要棉花生產基地,與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并稱為全國三大棉產區。
(1)甲圖所示省區的全稱是__________;乙圖所示地區的核心城市是________。
(2)甲省區種植棉花的有利條件有哪些,列舉兩點_______。
(3)乙地是我國城市分布最密集、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的地區,簡要分析其區位優勢_____。
(4)讀圖描述甲、乙兩地區城市分布的特點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臺灣相關地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海洋B ;海峽C ;港口E ;山峰G ;省級單位F 。
(2)如圖郵票中民族是臺灣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該民族是 。
(3)臺灣省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國海監船只加強對 島的行政執法力度來反制日本在此島問題上的挑釁舉動。
(4)20世紀60年代以后,臺灣重點發展出口加工工業,形成 “ ”型經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珠江三角洲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A、B、C、D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別是( )
A.香港、澳門、深圳、珠海 B.香港、澳門、珠海、深圳
C.香港、珠海、深圳、澳門 D.澳門、香港、深圳、珠海
【2】下列有關香港自然環境的敘述,錯誤的是( )
A.香港海岸線曲折,島嶼眾多
B.地形主要以平原為主
C.氣候類型以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
D.年平均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
【3】下列美稱與澳門相關的是( )
A.購物天堂 B.海上花園 C.東方之珠 D.海上糧倉
【4】香港的主導產業是( )
A.博彩業 B.建筑業 C.對外貿易 D.紡織工業
【5】香港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是( )
①森林資源豐富 ②有豐富的鐵礦 ③地理位置優越 ④有優良的海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香港和澳門共同的支柱產業是( )
A.博彩業 B.轉口貿易 C.建筑業 D.旅游業
【7】港澳地區與珠江三角洲地區在經濟發展中存在互補關系,形成“前店后廠”的模式。在下列影響工業生產的要素中,港澳地區占優勢的是________,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占優勢的是_______。
①充足的勞動力和豐富的原料 ②科學的管理水平 ③先進的技術和豐富的資金④價格相對低廉的土地
A.港澳優勢①④ 珠江三角洲優勢是②③
B.港澳優勢①② 珠江三角洲優勢是③④
C.港澳優勢②③ 珠江三角洲優勢是①④
D.港澳優勢①③ 珠江三角洲優勢是②④
【8】南京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于2014年8月16日在南京舉行,各國賓客除了欣賞高水平的賽事外還飽覽了南京風光,下列美稱與南京相關的是( )
A.六朝古都 B.東方明珠 C.中國絲都 D.酒都花鄉
【9】長江三角洲區域的優勢條件,不包括( )
A.地處我國東部沿海地區與長江流域的結合部
B.經濟特區多,對外開放早
C.形成了密集的立體交通運輸網絡
D.城鎮密集,工商業發達,經濟基礎雄厚
【10】長株潭地區的中心城市是( )
A.長沙 B.株洲 C.湘潭 D.岳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黃河流域略圖”,分析回答問題。
(1)支流甲是________; 乙是________(海洋)。
(2)圖中①和②是我國重要的農業區,它們因得益于黃河水的灌溉而成為“塞上江南”,其中①是________平原,②是________平原。
(3)為了解決北方缺水問題,圖中為我國正在實施的跨流域調水工程___________________。
(4)黃河下游河段流域特別狹小又無支流匯入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圖中蘭州、西安、鄭州、濟南等四個城市分布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