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南宋末年,丘處機途經張家口時嘆曰:“登高南望,俯視太行諸山,晴嵐可愛。北顧但寒沙衰草,中原之風,自此隔絕矣。”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從圖中大河的流向可以看出該區域的地勢特征是____。
(2)“中原之風”中的“風”指_____季風,作者“北顧”的是_____高原。
(3)“太行諸山”以西的黃土高原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是________,寫出主要的綜合治理措施: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一條)
(4)下列不屬于圖中A、B兩工業基地發展的共同有利條件的是__________。(填序號)
A.煤、鐵、石油等資源豐富
B.水陸交通便利
C.工業基礎基礎好,市場廣闊
D.科技力量雄厚
【答案】西高東低 夏(或東南) 內蒙古 水土流失嚴重 植樹造林種草;打壩淤地等(寫出一條即可) D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部分地區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的理解掌握。
(1)讀圖可知,圖中大河是黃河,從河流的流向可以看出圖示區域里的地勢特征是西高東低。
(2)“中原之風”中的“風”指的是夏季風,作者“北顧”的是內蒙古高原。
(3)“太行諸山”以西的黃土高原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是水土流失嚴重,治理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植樹種草,增加植被覆蓋率;打壩淤地,修建梯田;保塬、護坡、固溝;平整土地,修建水庫;小流域綜合治理等。
(4)讀圖可知,圖中A是京津唐工業基地,B是遼中南工業基地。遼中南工業區和京津唐工業區發展工業所共有的有利條件是煤、鐵、石油資源豐富,交通便利,臨海;工業基礎好,市場廣闊,勞動力豐富等。故選:D。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珠江三角洲地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城市①________,別稱________,是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
(2)我國剛建成的港珠澳大橋連接的是圖中__________三個城市(填序號)
(3)該地區主要的氣候類型是________,作為對外開放前沿地帶,其主要發展的是________型經濟。
(4)到該地區旅游,能夠接觸到下列序號中的__________。
①蘇州園林 ②粵劇、粵菜 ③秦始皇兵馬俑 ④周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2018年2月,經過20多天的連續施工,中國第五個南極科考站—羅斯海新站于7日在恩克斯堡島正式選址奠基。選址為圖中難言島(恩克斯堡島)。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難言島位于長城站的( )
A. 西南方B. 東南方
C. 東北方D. 西北方
【2】關于該大洲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酷寒、狂風、干燥
B. 有巨厚冰層
C. 緯度最高的大洲
D. 比北極地區溫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艘油輪從波斯灣出發,取近路至大西洋,依次經過的海峽是( )
A.霍爾木茲海峽﹣﹣直布羅陀海峽
B.霍爾木茲海峽﹣﹣土耳其海峽
C.霍爾木茲海峽﹣﹣馬六甲海峽
D.霍爾木茲海峽﹣﹣英吉利海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一帶一路”部分線路圖,完成下列小題。
【1】下列選項中,所列兩個城市氣候特點相似的是
A. 鹿特丹莫斯科B. 威尼斯雅典C. 內羅畢科倫坡D. 吉隆坡福州
【2】下列水域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經過的有
①霍爾木茲海峽 ②蘇伊士運河 ③紅海 ④馬六甲海峽 ⑤巴拿馬運河 ⑥墨西哥灣
A. ①③⑤B. ②③④C. ①②⑥D. ④⑤⑥
【3】關于圖中甲所在國家的敘述,錯誤的是
A. 東北沿海盛產石油B. 淡水資源嚴重匱乏
C. 屬于“阿拉伯國家”D. 是世界人口稠密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東南亞”簡圖。完成下列問題。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逐步落實,沿線眾多國家的命運更緊密的交織在一起,每天有大量人員和物資往返于中國和“一帶一路”沿線,其中往來最頻繁的區域,就是東南亞地區。
(1)東南亞包括_______________半島和_______________群島。
(2)圖中的馬六甲海峽地處_______________半島和_______________島之間。
(3)圖中乙半島上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是___________,這里是世界熱帶經濟作物的集中產區,其中泰國的_________產量占世界首位。
(4)甲國是新加坡,該國位于__________(填緯線名稱)附近,屬于__________氣候,其氣候特征為_______。
(5)乙半島冬季盛行____________季風(風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字母表示的區域名稱: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
(2)在A.B.C.D.四個區域中,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和________地區;牧區主要分布在_______和________地區。
(3)A地區與B地區的分界線是____________一線,是1月平均氣溫______等溫線通過的地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讀左圖,黃河流經黃土高原時,含沙量明增加。原因:黃土高原土質_______(疏松或堅實),植被稀少,遇到暴雨,大量泥沙與雨水一起匯入黃河。
(2)黃河下游素有“___________”之稱。原因:黃河進入下游平原,河道變寬,坡度變緩,河水流速_____(加快或減慢),挾帶泥沙沉積下來,使河床逐漸______(抬高或下降)。
(3)如右圖所示,甲、乙、丙燒杯中沙土最多的是_____。結論:同等降雨量,同等坡度,植被越繁茂,水土流失越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