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地出現了一種災害性天氣—龍卷風,地理興趣小組在經緯網地圖上,將龍卷風始發地A及運動方向進行了較為準確的標注。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龍卷風始發地的經緯度位置是 ( )
A. (29°N ,112°E) B. (29°N ,112°W)
C. (29°S ,112°E) D. (29°S ,112°W)
【2】龍卷風運動的方向是 ( )
A. 自北向南 B. 自東北向西南
C. 自南向北 D. 自西南向東北
【答案】
【1】A
【2】D
【解析】由經線和緯線相互交織所構成的網絡叫做經緯網,利用經緯網可以確定地球表面任何一個地點的位置。
【1】在經緯網上,經線的度數叫做經度,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東增大,就是東經,用符號E表示,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經,用符號W表示;緯線的度數叫緯度,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緯,用符號N表示,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緯,用符號S表示。據圖可知:龍卷風始發地的經緯度位置是(29°N ,112°E),故本題選A。
【2】地圖上定向的方法很多,對于一般地圖,通常是面對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有指向標的地圖,根據指向標定向,一般來說,指向標箭頭指向北方;有經緯網的地圖,根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來確定方向,據圖可知:龍卷風運動的方向是自西南向東北,故本題選D。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我國三大工業基地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和北方最大的重工業基地分別是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丙、甲
【2】在自然條件方面,甲圖與乙圖相比,甲地不占優勢的是
A.平原廣闊
B.河網稠密
C.煤鐵豐富
D.沿江靠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海陸分布圖”,回答問題。
(1)在世界“七大洲、四大洋”中,面積最大的大洲是 洲(填字母),緯度最高的大洋是 洋(填名稱)。 圖中C是 洲,B是 洲;①是 洋,②是 洋。
(2)A大洲與D大洲的分界線是 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 ______海峽。
(3)請你任意寫出一個赤道穿過的大洲名稱: 。
(4)M、N是世界著名的兩條運河,其中N是 運河,兩側的大洲是 、 ,溝通的海洋是 、 。
(5)圖中字母D所在大洲的居民大多數屬于 人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四個不同地點的氣溫年變化曲線,分析回答下列各題:
【1】表示當地氣候寒冷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造成四地氣溫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因素
B.緯度因素
C.海陸位置
D.人為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澳大利亞圖,回答問題。
(1)澳大利亞位于(北、南)半球,首都是。
(2)粗放牧羊帶和粗放牧牛帶主要的氣候類型是氣候和氣候。
(3)為什么澳大利亞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你的解釋是。
(4)澳大利亞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地區,從氣候條件和對外交通方面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問題。
(1)圖中A所處的地形區名稱是_____________,這里傳統住房以__________為主;圖中C處的傳統住房以竹樓為主,反映該地區_______________的氣候特征。 (2)圖中黑河到騰沖之間的連線是我國重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季風區和非季風區分界線 ②我國地勢第一、二級階梯分界線 ③人口分界線 ④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 (3)圖中D處為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__________地區,該地區顯著特征是_______,本地區種植業分布區域狹小,具有代表性的農作物為__________。 (4)圖中甲、乙兩少數民族主要分布于天山附近的是_________,這個少數民族是_________族。 (5)B所處的地形區名稱是______________高原,該地區水土流失十分嚴重。一個地區的水土流失程度與該地的植被覆蓋情況有著重要的關系,根據下表中的數據補充繪制折線圖。
(6)近年來橫斷山區人口增長快,水土流失也日趨嚴重。結合上題的相關資料,填寫關系式: 當地人口迅速增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土流失日趨嚴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南方某學校地理興趣小組到學校附近進行野外考察活動,下圖為考察地區等高線示意圖。讀圖回答問題。
(1)圖中甲乙兩村,地勢較平坦的是______村,圖中A、B兩處,可能有小河的是______處。
(2)甲村在乙村的______方向。
(3)圖中①②③三個觀察點中,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是觀察______點。點①的海拔高度是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