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長江的發源地是
A.唐古拉山
B.喜馬拉雅山
C.巴顏喀拉山
D.天山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歷法,是根據地球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變化而制定的。它把太陽周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分別相應于地球在黃道上每運動15°所到達的空間位置。
二十四節氣是人們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它始于立春,終于大寒,周而復始,既是歷代官府頒布的時間準繩,也是預知天氣冷暖、指導農業生產的指南針,是中華民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積累的成果和智慧的結晶。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在國際氣象界,二十四節氣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二分二至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四個重要節氣。二分二至為:春分(3月21日前后);夏至(6月22日前后);秋分(9月23日前后);冬至(12月22日前后)。
讀“地球運動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當地球運動到①處時,太陽直射________________(“赤道”、“北極圈”、“南極圈”、“北回歸線”、“南回歸線”),北半球為_______(“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此時北半球的晝夜長短情況是___________(“晝長夜短”、“晝短夜長”、“晝夜等長”)。
(2)當地球運動到④處時,北半球為_______(“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此時北半球的晝夜長短情況是_____________(“晝長夜短”、“晝短夜長”、“晝夜等長”)。
(3)國慶長假期間,地球應該位于a、b、c、d四區域中的______區域。
(4)國慶長假之后的一個月期間,泰州的白天時間越來越______(“長”、“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南極地區示意圖,回答問題。
南極地區因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獨特原始的自然環境而成為科學考察的寶地。2014年2月8日,我國在南極建設的第四個科考站——泰山站(73.51°S,76.58°E)正式建成并開站運行,標志著我國在南極的科考工作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1)圖中a、b兩箭頭代表地球自轉方向的是________。
(2)圖中字母A、B、C代表南極地區周圍的大洋,其中B是________洋;四個考察站中,沒有極晝極夜現象的是________站;泰山站大致位于昆侖站的________方向。
(3)為什么我國在南極地區建站時間都選擇在1、2月?
(4)科考隊員在昆侖站測得多年平均氣溫和降水數據,并繪制成氣溫與降水量柱狀圖,下列與之相符的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