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班學生在學習“板塊的運動”時,用紙張和書本做了一個實驗。閱讀實驗方法及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實驗)課桌上有一本書和一張紙。
如左圖,用手擠壓書本,觀察書本發生了什么變化。如中圖,用手向兩側撕拉紙張,觀察紙張發生了什么變化。
(1)實驗中的紙張(書本)代表了地球上的 。中圖實驗反映了板塊的 運動,這種運動在地球上會產生 現象。中圖實驗反映了板塊的 運動,這種運動會產生 現象。
(2)舉例說明地球上哪些地方存在著圖一這種運動,并說明板塊名稱。
(3)預測紅海面積將 ,原因是 。
(4)根據板塊構造學說,請你預測地中海的發展趨勢。
【答案】(1)板塊 擠壓 褶皺隆起形成山脈或引發火山、地震 張裂 斷裂產生裂谷或新的海洋或引發火山、地震
(2)喜馬拉雅山。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擠壓運動
(3)畫圖略。 逐漸擴大 紅海兩側的印度洋板塊和非洲板塊做張裂運動
(4)地中海位于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之間,從板塊運動方向看,地中海兩側的兩大板塊做擠壓運動,因此,地中海面積會逐漸縮小
【解析】
(1)實驗中的紙張(書本)代表了地球上的板塊,圖一實驗反映了板塊的擠壓運動,這種運動在地球上會產生褶皺隆起形成山脈或引發火山、地震現象;圖二實驗反映了板塊的張裂運動,這種運動會產生斷裂產生裂谷或新的海洋或引發火山、地震。
(2)地球上比如喜馬拉雅山存在著圖一這樣的運動,這里是由于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擠壓運動形成的。
(3)紅海兩側板塊運動的方向是背向的,由此可判斷紅海在不斷擴大。
(4)地中海位于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之間,從板塊運動方向看,地中海兩側的兩大板塊做擠壓運動,因此,地中海面積會逐漸縮小。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長江流域圖,回答下面小題。
【1】長江沿江地帶是我國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長江在該地區經濟騰飛過程中功不可沒。對長江作用的描述錯誤的是
A. 為區域農業、工業和生活提供水資源
B. 沖積形成沿岸平原,利于區域農業生產
C. 為長江流域區域發展提供便利水運
D. 長江下游為區域發展提供廉價清潔的水能
【2】生態安全關系長江流域的可持續發展,目前長江上、中、下游各河段需要解決的生態和環境問題主要有
①水土流失 ②洪澇災害 ③凌汛 ④水污染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 “東北地區示意簡圖、東北三省耕地占全國的比重圖、 東北三省人口占全國的比重圖、東北三省糧食產量占全國的比重圖及哈爾濱氣候圖”,回答下列問題。
(1)讀圖中沈陽、長春、齊齊哈爾、漠河四地的降雪期,可推知東北三省的雪期由南向北明顯 (縮短或增長),影響的主導因素是 。
(2)根據圖中信息分析東北平原成為我國重要商品糧基地的人文條件。
(3)甲地區為我國著名的商品糧基地,結合所給資料分析該基地發展糧食生產的有利自然條件。
(4)新中國成立以來,甲地區由于大面積開荒,導致這里生態環境惡化,主要表現為_______________,請你提出一條治理建議。
(5)結合沈陽、大連主要工業部門構成圖,說出乙地區工業結構特點并分析該地區發展工業的有利條件。
(6)結合所學知識說出鐵路修到圖中富克山、撫遠的可能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地圖,完成下列各題。
(1)寫出圖中代號及字母代表的大洲和大洋的名稱。
大洲:甲____,乙____,丙______,丁______。
大洋:A______,B______,C______。
(2)甲、乙兩洲的分界線是______山脈、______河、里海、________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丙、戊兩洲以__________為界;甲、丙兩洲之間隔____海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 “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略圖”及“某區域景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景觀位于四大地理區域中的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乙區域突出的自然特征是
A. 干旱 B. 冷濕 C. 濕熱 D. 高寒
【3】主要位于我國季風區的區域是
A. 甲乙 B. 丙丁 C. 甲丙 D. 乙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
黃土高原位置和降水量分布 黃土高原某小流域示意圖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示意圖 塔里木棉田分布示意圖
(1)簡述黃土高原年降水量的分布特點。
(2)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兩點)針對水土流失,國家采取了一系列綜合治理措施,上右圖中甲乙丙丁四處適宜修建水平梯田的是__________。
(3)概括新疆的地形特征。
(4)塔里木盆地的棉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地帶,這里種植棉花的優勢條件有哪些?
(5)新疆與黃土高原發展經濟的共同舉措是( )
A. 充分發揮黃河“黃金水道”優勢,積極拓展水上運輸
B. 充分利用氣候條件,擴大水稻種植面積
C. 利用資源優勢,建設我國重要的能源基地
D. 利用臨海的優勢,積極發展對外貿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下圖是北京近年某時期PM2.5來源統計示意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北京PM2.5來源最多的兩個渠道是
A.區域污染傳輸和機動車
B.機動車和燃煤
C.農業及畜禽養殖和工業
D.燃煤和揚塵
【2】為減少大氣中PM2.5的含量,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A.淘汰高耗能產業
B.推行使用清潔能源
C.機動車限行,鼓勵乘坐公交、地鐵
D.餐飲時盡量使用一次性餐具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