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世界上人口的分布不均勻,下列地區中人口稠密的是
A. 終年嚴寒的高緯地區 B. 中低緯度近海的平原地區
C. 地勢高峻的山區 D. 干旱的沙漠地區
【2】人口最多的大洲是
A. 北美洲 B. 歐洲 C. 大洋洲 D. 亞洲
【3】南極洲無人定居的主要原因是
A. 自然資源缺乏 B. 地震災害頻繁
C. 地形崎嶇不平 D. 氣候酷寒干燥
【答案】
【1】B
【2】D
【3】D
【解析】
【1】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勻,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狀況與地理環境有著密切聯系。中低緯度的臨海地帶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區如: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歐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東部,故本題選B。
【2】亞洲面積4400萬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共有40個國家和地區,人口32.29億,約占世界總人口的60%,居世界第一位,故本題選D。
【3】極地酷寒,多狂風,降水稀少。南極地區主要是陸地、北極地區以海洋為主,因此南極地區的自然條件要比北極嚴酷的多。在北極圈內,長期居住的人口已接近300萬。當地的土著居民主要是因紐特人和拉普人,南極洲則沒有國家和定居人口,故本題選D。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六大板塊分布示意”圖,回答下面小題。
【1】處于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交界處的是( )
A. 汶川地震 B. 喜馬拉雅山在升高
C. 地中海面積在縮小 D. 日本地震
【2】當發生地震時,正確的避震方法是( )
A. 立即收拾東西 B. 立即逃跑
C. 立即打電話或告訴家人,然后再跑。 D. 立即躲在堅固的家具或桌椅底下,就地避震后,再有秩序地撤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不同日期的天氣預報圖,完成下面小題。
【1】關于全國高溫及降水的描述,正確的是( 。
A.西北地區處于“火熱”狀態
B.南方地區雨季已經結束
C.此時我國普遍高溫,最低溫出現在漠河
D.35℃以上高溫區分布在干旱區與半干旱區
【2】該季節長江下游地區易發生的氣象災害是( 。
①洪澇 ②干旱 ③寒潮 ④地震 ⑤臺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⑤
【3】讀我市一周天氣預報圖,可知( 。
A.圖中“今天”氣溫日較差最小
B.周三的天氣可用表示
C.這是暑假第一周的天氣狀況
D.改善空氣質量只能依靠風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8年11月5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是國際貿易發展史上一大創舉。這屆進口博覽會的主題是
A. “互信,互利,平等、協調,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
B. “開放創新的亞洲,緊榮發展的世界”
C. “新時代,共享未來
D. “攜手共命運,同心促發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國國土遼闊,區域差異顯著,有學者將中國四大地理區域的自然差異進行概括和提煉,得出如下圖結論,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你對各區域的了解,將景觀描述與相應的區域連起來。
區域 景觀
①金色中國 A.黃沙漫漫,大漠孤煙
②銀色中國 B.千溝萬壑,黃土連天
③黃色中國 C.山青水碧,綠野芳菲
④綠色中國 D.雪山連綿,冰川廣布
(2)圖中跨經度最廣的是____ ___,降水最豐富的是___ ____,屬于季風氣候的是__ _ 和___ _,冬季河流不結冰的是 。
(3)圖中“綠色中國”是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 ,被稱為“綠色中國”是因為該區域樹木 ;
(4)“銀色中國”位于我國地勢的第 級階梯,其自然地理特征的影響因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問題。
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6000多年前渭河平原就出現了原始農耕文明,陜西黃陵縣的黃帝陵、延安寶塔山都是令人向往的研學基地。黃土高原的各學校地理研學小組,開展的地理研學活動主題多樣,既有生態環境方向的,又有歷史文化方向的。
前期設計地理研學主題
(1)自然方向圍繞黃土高原生態環境問題;人文方向(圖示研學路線①②)分別圍繞_____、_____主題展開。
實驗指明資料搜集方向
(2)黃土高原生態環境問題”研學小組發現:長城以南區域水土流失嚴重,地貌形態千溝萬壑、支離破碎。他們做了如下4組實驗,模擬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獲得了各組實驗數據,其中B組的實驗數據(降水量相同)如表:
植被覆蓋率(%) | 徑流量(mm/30分鐘) | 產沙總量(g) |
100 | 9.77 | 0.85 |
70 | 27.31 | 4.34 |
40 | 41.91 | 57.29 |
0 | 50.83 | 123.07 |
得出結論:
植被是通過減少_____來實現減沙的。
為了印證實驗結果,研學小組需要搜集當地的植被覆蓋率、地形坡度、_____、_____等資料。
實踐見證水土保持成效
(3)經現場考察,“黃土高原生態環境問題”研學小組發現黃土高原水土治理取得顯著成效。他們展示了繪制的當地高原生態建設示意圖、拍攝的兩幅梯田圖片。內環式梯田是把支離破碎的土地封閉成凹地,降雨時形成微型湖泊,泥沙也隨雨水淤積,久而久之黃土高原也將趨于平緩。
得出結論:
高原生態建設示意圖顯示,在坡地不同部位采取了_____、_____和A處(坡腳)建攔土壩的治理措施。溝谷也建攔土壩,其作用是_____。
從水土流失治理效益看,內環式梯田的優勢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每年各種自然災害給我國造成千億以上的損失。如圖是廣州市氣象局發布的2016年3月6-13日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的變化狀況。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導致10日前后氣溫驟降的氣象災害是( 。
A.寒潮B.臺風C.洪澇D.暴雨
【2】9-11日期間,最低氣溫比最高氣溫約低( 。
A.6℃B.8℃C.12℃D.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