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非洲氣候分布略圖,完成下列各題。
(1)根據(jù)圖中信息,用簡潔的語言描述非洲的緯度位置。
(2)赤道穿過的地區(qū),一般形成終年高溫多雨的 氣候,但圖中A處卻是熱帶草原氣候和高山氣候,其原因是 。
(3)非洲氣候分布的特征是 。
(4) 圖中河流①為 ,此河流在歷史上定期泛濫,你能解釋其原因嗎?
(5)非洲全部為熱帶氣候類型嗎?說出你的判斷理由。
【答案】(1)大部分位于南、北回歸線之間(2)熱帶雨林氣候海拔高(地勢高)(3)以赤道為對稱軸,南北對稱分布(意思對即可得分)(4)尼羅河上游主要流經(jīng)熱帶草原氣候區(qū),此氣候一年分旱雨兩季,雨季河流水量大增,進入汛期,正是由于河流水量的季節(jié)變化,導致尼羅河定期泛濫(意思對即可得分)(5)不是還有地中海氣候、高山氣候
【解析】本題以非洲氣候分布圖考查有關非洲的綜合地理知識。從圖中可以看出,赤道穿過非洲中部、北回歸線穿過非洲北部、南回歸線穿過南部,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歸線之間,地處熱帶。從圖中可以看出赤道穿過的地區(qū),一般形成終年高溫多雨的熱帶雨林氣候,但在非洲赤道附近的東部地區(qū),如圖中的A因地勢高,而形成熱帶草原氣候和高山氣候。由圖上可以明顯看出,非洲氣候分布具有以赤道為對稱軸,南北對稱分布的特征。圖中的①為尼羅河,是世界上最長的一條河流,但由于上游主要流經(jīng)熱帶草原氣候區(qū),此氣候一年分旱雨兩季,雨季河流水量大增,進入汛期,正是由于河流水量的季節(jié)變化,導致尼羅河定期泛濫成災。非洲除了分布有熱帶氣候外,還包括有地中海氣候和高原高山氣候等。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8年12月8日2時23分,我國在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fā)射了______探測器,開啟了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的探測之旅。
A. 月兔二號B. 嫦娥二號C. 嫦娥三號D. 嫦娥四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中國工業(yè)機器人使用量全球第一。我國最大的機器人生產(chǎn)基地位于遼寧沈陽,那里有中國自主研發(fā)的“機器人自我生產(chǎn)線”。如下圖,機器人們正在數(shù)字化生產(chǎn)線上全力生產(chǎn)另一批機器人。據(jù)此完成下列各題。
【1】機器人制造業(yè)
①屬于傳統(tǒng)重工業(yè)②其技術和產(chǎn)品應用前景廣闊③對我國工業(yè)起到巨大推動作用④其核心技術完全依賴發(fā)達國家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我國最大的機器人生產(chǎn)基地位于
A. 遼中南工業(yè)基地 B. 京津唐工業(yè)基地
C. 滬寧杭工業(yè)基地 D. 珠江三角洲基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下圖為“我國部分地點春耕春播時間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小題。
【1】五月上旬春耕可能種植的作物是( )
A.小麥B.甘蔗
C.青稞D.花生
【2】導致乙、丙、丁三個地區(qū)春耕春播時間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
A.氣候B.土壤
C.水源D.地形
【3】戊地春耕春播時間比丙地晚,主要原因是( )
A.戊地比丙地緯度高,氣溫低B.戊地比丙地距海遠,降水少
C.戊地比丙地海拔高,氣溫低D.戊地比丙地距河流近,氣溫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違法行為的表述正確的是( )
A. 如果違法情節(jié)比較輕微,可以不承擔法律責任
B. 違法行為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應受到刑罰處罰
C. 違法行為都具有一定的社會危害性應該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D. 未成年人由于年齡小,任何違法行為都不負刑事責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說法正確選項的是
A. A國是拉丁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通用語言是西班牙語。
B. B地區(qū)人口自然增長率居世界之首,是“黑種人的故鄉(xiāng)”。
C. D國被稱為“世界活化石博物館”,該國國徽上兩種動物是鴯鹋和考拉。
D. E國西部地形以平原為主,東部以高原、山地為主,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輕工業(yè)發(fā)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宿遷中考)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不僅對人們的生產(chǎn)、生活有著巨大的影響,對流域地形地貌的發(fā)育也起到重要作用。讀“黃河干流圖”“某地地貌景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左圖中哪一處河段可能會出現(xiàn)凌汛( )
A. 甲處 B. 乙處 C. 丙處 D. 丁處
【2】右圖所示的地貌景觀主要分布于圖1中的( )
A. 甲處 B. 乙處 C. 丙處 D. 丁處
【3】右圖所在地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十分突出,下列可以有效解決該地區(qū)生態(tài)問題的措施是( )
A. 陡坡墾殖 B. 植樹造林
C. 開墾荒地 D. 過度放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大自然的語言。
資料一: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有竺可楨先生的一篇文章——《大自然的語言》,其中有段描述如下:立春過后、大地漸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冰雪融化,草木萌發(fā),各種花次第開放。再過兩個月,燕子翩然歸來。不久,布谷鳥也來了。于是轉入炎熱的夏季,這是植物孕育果實的時期。到了秋天,果實成熟,植物的葉子漸漸變黃,在秋風中簌蔌地落下來。北雁南飛,活躍在田間草際的昆蟲也都銷聲匿跡。到處呈現(xiàn)一片草連天的景象,準備迎接風雪載途的寒冬。
資料二: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人們通過觀察月初、月中的日月運行位置和天氣及動植物生長等自然現(xiàn)象,利用它們之間的關系,把一年平分為二十四等份,把5天叫1候,3候為一氣,稱節(jié)氣,全年分為72候24節(jié)氣,如下圖所示。
(1)作者描述的區(qū)域可能位于________帶(溫度帶)。文章主要體現(xiàn)了大自然的_________周期變化,形成這種變化是地球________運動產(chǎn)生的。
(2)考地理的今天(1月12日)太陽直射點在________半球,北京的晝夜長短情況是______,我們即將迎來的是________節(jié)氣。此時符合北京的“大自然的語言”是_________。
A.冰雪融化,草木萌發(fā),各種花次第開放
B.轉入炎熱的夏季
C.果實成熟,植物的葉子漸漸變黃,在秋風中簌簌地落下
D.風雪載途的寒冬
(3)觀察是地理學習和地理實踐中一種非常重要的方法。請列舉出你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觀察感悟到的大自然的語言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當冰雹這種災害性天氣發(fā)生時,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 馬上到戶外搶救農(nóng)作物
B. 躲在房屋中
C. 快速跑到空曠的地方
D. 撐傘外出看冰雹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