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央視《地理,中國》報道,黃河支流上著名的“橋上橋“(上下兩橋層)
下橋建于公元1667年,上橋建于公元1832年。上世紀70年代,當地居民在河中挖砂將下橋挖出,使“橋上橋”雄姿展現于世,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橋上橋”位于A_____一省。B_____山脈為我國地勢二、三級階梯界線。
(2)黃河①、②兩河段中,“黃河在咆哮”水流急、水能豐富的是___“人在地上走,船在天上行”的“地上河”是______
(3)“橋上橋”被淤埋的主要原因是當地___嚴重,該問題出現的自然原因有____ (至少答2點)
(4)黃河航運價值不高,除了因含沙量大,泥沙淤積嚴重,航行條件差,還因為________(至少答2點)
【答案】陜西 太行山 ① ② 水土流失 黃土高原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土質疏松 冬季河流結冰,流量不穩定,下游地區曾出現斷流,下游支流少,流域面積小。
【解析】
本題考查黃河流經的省區,黃河中游的水土流失,各河段的水文狀況等知識。
(1)從A省的輪廓線形狀可以判斷,A是陜西省。B為東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脈,是我國第二階梯和第三階梯的分界線。
(2)黃河①、②兩河段中,①屬于上游,②屬于下游,“黃河在咆哮”是說①上游水流急、水能豐富,“人在地上走,船在天上行”是說②下游的“地上河”。
(3)“橋上橋”被淤埋的主要原因是當地水土流失嚴重,大量泥沙入河,掩埋了橋體,居民為了過河只好在被掩埋的舊橋上面再架新橋。該問題出現的自然原因有黃土高原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土質疏松,植被破壞嚴重等。任意答出兩點,合理即可。
(4)黃河航運價值不高,除了因含沙量大,泥沙淤積嚴重,航行條件差外,還有冬季河流結冰,流量不穩定,下游地區曾出現斷流,下游支流少,流域面積小,水量小水深不夠等。任意答出兩點,合理即可。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我國干濕地區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干濕地區劃分的依據是降水量的多少
B.長江三角洲是半濕潤地區
C.東北平原的天然植被是沙漠
D.秦嶺-淮河一線是濕潤地區和半濕潤地區的分界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國經濟發展迅速,要想全方位走向世界,謀求更大發展,中國應選擇( )
A.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協調人地關系
B.閉關鎖國,防止外國學到我們的技術
C.只與經濟發達的國家進行合作、對話
D.國內不同區域的經濟差異要進一步拉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我國地理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A. 最北端位于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交匯處
B. 南北跨度大, 地跨寒、溫、熱三帶
C. 東西經度相差60度以上,時區相差5個
D. 最南端位于西沙群島的曾母暗沙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