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我的家鄉―北京
三千年前,北京出現了第一個古城—薊。1949年10月1日北京成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至今70年。歷 史的長河中,北京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下圖為北京市地形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北京建城與發展的有利條件有 。
(2)下圖為2019年4、5月在京舉辦的 部分活動示意圖,這些活動體現的北京城市職能有。
2017年9月29日《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一-2035年)》正式頒布。其中要點有:①確定北京市戰略定位;②疏解非首都功能,設立北京市城市副中心;③京津冀協同發展,包括在京資源向河北雄安新區轉移疏解等,并提出了“一核一主一副、兩軸多點一區”的城市空間結構。
(3)城市空間結構中的“一副”指將通州設立為北京城市副中心,副中心的設立對首都可能產生的影響有()。
①促進工業發展②明確城市職能③改善城市環境④增加城市用水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4)城市空間結構中的“一區”是指在西部、北部山區建立生態涵養區,該區是北京重要的生態屏障。請列舉在生態涵養區大力植樹造林對北京中心城區的生態改善作用 。
(5)雄安新區主要接納高校、科研機構和信息技術產業。下列產業中最可能落戶雄安新區的是()
A.互聯網企業B.石油化工工業 C.鋼鐵企業D.智能機器人研究中心
【答案】(1)地勢平坦;氣候適宜,溫暖濕潤;水源豐富;交通便利
(2)文化中心 國際交往中心
(3)D
(4)防風固沙、制造氧氣、凈化空氣、調節氣候、減少河流含沙量
(5)A D
【解析】
根據北京位于華北平原西北部,是中國的首都,是全國的政治、文化、國際交往中心,進行分析解答。
(1)讀圖分析可知,北京建城與發展的有利條件有地勢平坦;氣候適宜,溫暖濕潤;交通便利等。
(2)北京市是我國的首都,全國的政治、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等。圖2中在北京舉辦的活動,體現了北京城市職能有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
(3)由材料信息可知,副中心的設立對首都可能產生的影響有:明確城市職能,減輕中心城區的壓力,改善城市環境。
(4)在生態涵養區大力植樹造林對北京中心城區的生態改善作用在于防風固沙,凈化空氣,調節氣候,減少河流含沙量等。
(5)雄安新區主要接納高校、科研機構和信息技術產業。由此可知,互聯網企業、智能機器人研究中心最可能落戶雄安新區;結合題意。故選:A、D。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世紀90年代以來,印度承接的軟件外包業務約占全球軟件外包市場的三分之二,被形象地稱為“世界辦公室”.印度發展信息技術服務外包產業的優勢是( )
①人力資源豐富,勞動力成本低 ②煤、鐵等礦產資源豐富
③英語普及,信息技術發展較早 ④紡織、鋼鐵等工業發達.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常規能源也叫傳統能源,是指已經大規模生產和廣泛利用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氣等。新能源是在新技術基礎上系統開發利用的能源,如太陽能、風能、核能、地熱能等。下圖為我國能源分布圖。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的能源
A. 煤炭、石油在使用中不污染環境B. 都屬于新能源
C. 太陽能、風能屬于可再生資源D. 地熱能、核能屬于非可再生資源
【2】關于能源分布與利用的描述,正確的是
A. 西北地區應多建風力發電站B. 煤炭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區
C. 青藏地區應多建核電站D. 太陽能集中分布在東部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印度和中國的相似之處有( )
①人口眾多,糧食需求量大
②都屬于發展中國家
③高新技術產業已經居世界前列
④工業高度發達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文明源地―亞細亞 亞洲是人類最早的定居地之一,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發祥地。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各題。
(1)亞洲東臨 洋,南臨 洋,西與歐洲相連,西南與 洲相鄰。
(2)從圖可以看出,亞洲沿300N附近地勢特點是_。
(3)亞洲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其中起源于西亞的古巴比倫位于平原,此區域 (礦產)資源豐富。
(4)下列有關不同文明交流互鑒的說法,正確的是()
A.全世界都必須學習西方文明B.中華文明優于世界上其他文明
C.世界上的古代文明都發源于亞洲D.文明有姹紫嫣紅之別,無高低優劣之分
(5)從公元前數千年起,生活在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印度河—恒河、黃河—長江等流域的人們,開始耕耘灌溉、鑄器造皿、建設家園。一代又一代亞洲先民歷經歲月洗禮,把生產生活實踐鐫刻成悠久歷史、積淀成深厚文明。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亞洲發展農業文明的優勢,完善結構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我國民族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我國是多民族的國家,少數民族共有56個
B. 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的特點
C. 少數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是海南省
D. 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國東北、東南、西北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圖文資料,回答以下問題。
材料一:我國陸上首口井深超過8000米的天然氣井正式投產,該氣井位于塔里木盆地,日產氣量達40萬立方米,為西氣東輸增添了新氣源。
材料二:
(1)我國最深的天然氣井的深度大致相當于(____)
A.珠穆朗瑪峰高度 B.青藏高原平均海拔
C.內蒙古高原海拔 D.云貴高原海拔
(2)我國最深的天然氣井大致位于圖中的(____)
A.甲處 B.乙處 C.丙處 D.丁處
(3)西氣東輸二線自霍爾果斯口岸進口___________國家的天然氣,終點是__________。
(4)西氣東輸一線和二線均用_________運輸。
(5)西氣東輸工程發揮了西部地區的資源優勢,并能帶動相關產業發展。試說出對東部地區的一條好處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