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中國人自古喜愛飲茶,茶葉生長往往需要一定的自然條件,江蘇綠茶享譽世界。據此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年均溫在10-20℃ B. 年均溫在20-30℃
C. 年降水量要大于800mm D. 年降水量在1000mm-2000mm
【2】江蘇省大部分地區的年均溫是
A. 14-16℃ B. 15-25℃ C. 15-16℃ D. 16℃以上
【3】江蘇省適合茶樹生長的地區分布在
A. 北部地區 B. 中部地區 C. 南部地區 D. 東部地區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自然特征對農業生產有著重要影響。請利用下列自學任務單,并結合下圖“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及各地區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自主探究完成下列問題
(探究主題)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自然特征對農業的影響
(探究過程)
(1)探究影響農業的有利因素
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是我國重要的水田農業區,從地形、氣候兩方面分析該地區水稻種植的有利條件。
(2)針對不同地區發展農業的不利因素,探究解決措施
2018年春天,臨沂市降水較往年同期偏少,春旱嚴重,請提出解決措施。
(3)以C、D兩區域為例,據表3歸納自然條件對農業的影響。
(歸納總結)
(4)我國各地自然特征差異顯著,發展農業應遵循的________原則。
(拓展延伸)
(4)亞洲東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風氣候分布面積最廣,季風特點最為典型的地區,分析該類氣候對農業生產的不利或有利影響。(請任選一方面作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近年來一些電視節目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其中許多內容蘊含地理知識。據此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中國詩詞大會》點燃國人對詩詞的熱情。以下詩詞以“春”為關鍵詞,其中描述區域②景觀的是
A.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B.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C. 長江春水綠堪染,蓮葉出水大如錢 D.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2】《舌尖上的中國》記錄了我國不同地理環境下的不同飲食習慣。下列特色食品與所屬地對應正確的是
A. ①地區一一刀削面 B. ②地區一一手抓肉
C. ③地區一一桂花酒 D. ④地區——酥油茶
【3】《綠水青山看中國》節目中提到“孔子登東山而小魯”,東山位于圖的
A. ①地區 B. ②地區 C. ③地區 D. ④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比較區域異同。東北地區是我國重要商品糧生產基地,也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長江三角洲地區自古以來就是我國著名的“魚米之鄉”這里也是我國城市分布最密集、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的地區。讀下列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1)東北地區和長江三角洲地區部是我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對比兩地區完成下表
(2)與長江三角洲地區相比,東北地區發展農業的的不利條件是__________。
(3)東北地區是我國最大的_____(重,輕、綜合性)工業基地,其發展工業的最大優勢是__________。
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_____,是我國最大的城市,也是全國最重要的_____ (重、輕、綜合性)工業城市。
(4)與東北地區相比,長江三角洲工業基地發展工業的優勢體現在____________________。(列舉1點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厲害了我的國。閱讀圖文貨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中巴經濟走廊”是“一帶一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北起中國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達爾港,是一條貿易走廊。中國企業運營的瓜達爾港已通航,中巴鐵路正在修建中,該鐵路力圖打通我國西部出海的通道。
(1)新疆喀什位于________盆地西緣,與阿富汗、巴基斯坦和________等國家接壤,是中國內陸的經濟特區,距海________,氣候________。
(2)巴基斯坦緊鄰我國_____部,境內主要河流是_____河,該國地勢特征是__________。
(3)“中巴經濟走廊”建成后,從中東_____灣經瓜達爾港運輸到我國內地的最重要戰略資源是__________,比繞馬六甲海峽大大縮短航程。
(4)新疆可以通過“中巴經濟走廊”大量出口到巴基斯坦的農產品有( )
A.茶葉 B.芒果 C.葡萄干 D.稻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問題。
(1)圖中①區域是特別行政區,她位于珠江口側,由島、和“新界”及周圍200多個島嶼組成。①特別行政區是中心、運輸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務中心和旅游中心。A是經濟特區。B是經濟特區。
(2)圖中C是特別行政區,該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是。她位于珠江口側。
(3)圖中D鐵路的起止點是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