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桑巴舞、狂歡節、咖啡王國、熱帶雨林危機”這些詞語讓我們聯想到( )
A. 埃及 B. 俄羅斯 C. 巴西 D. 澳大利亞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長江、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長江、黃河發源地所在的A地形區是高原.長江,黃河的流向大致為自向流.
(2)圖中兩條河流中,水能豐富、航運價值大、有“水能寶庫”“黃金水道”之稱的是 .
(3)圖中B地形區是高原,該地形區地表千溝萬壑,主要是由于嚴重的造成的.圖中C是在長江干流上建成的我國最大水利樞紐水利樞紐.
(4)長江是我國最長的河流,它的上、中游的分界點是 , 中、下游的分界點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大洋的名稱是:ABCD
(2)四大洋中面積最大的是 , 介于五大洲之間的大洋是和 , 跨經度最多的大洋是 .
(3)圖中面積最大的洲是 , 最大的洋是(填序號字母和名稱)
(4)圖中面積最小的洲是 , 最小的洋是(填序號字母和名稱)
(5)形狀呈“S”的大洋是(字母和名稱)
(6)赤道自西向東依次穿過洋、洋、洋.
(7)③與⑤兩大洲的分界線是 .
(8)溝通A與C兩大洋的海峽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我國近三次人口普查總人口數,讀圖,完成后面小題:
(1)第六次人口普查登記的全國總人口數約為( )
A.14億
B.13.4億
C.12.8億
D.12億
(2)從1990年到2010年,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是( )
A.逐漸下降
B.逐漸上升
C.快速上升
D.基本持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國的飲食文化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演變至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菜系及相應的飲食習慣。一個地方飲食的建立與許多因素都有關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地理環境。
結合圖,回答下列各題。
【1】關于該地區農業生產與飲食習慣的描述正確的是( )
A. 甲區更適合發展水稻種植 B. 乙區域更適合發展蘋果等林業生產
C. 該地區人們離不開牛羊奶酪和肉食 D. 該地區飲食為“飯稻羹魚”“山珍海味”
【2】下列飲食習慣與地理環境的關系說法正確的是( )
①山西人愛吃醋與該地區水土流失,土壤中鈣較少有關
②四川人喜辣的食俗多與該區域冬季氣候較同緯度氣溫更低、濕度更大有關
③北方喜愛咸是因為冬季寒冷干燥,新鮮蔬菜少,形成了腌制蔬菜的習俗
④南方人喜愛甜食與南方多雨,水熱條件好,盛產甘蔗有關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福特汽車生產網絡”圖和二則新聞,分析回答問題。
新聞一:福特公司加強在華采購——為降低成本,福特準備在2003年年中從中國采購總額約10億美元的汽車零部件。
新聞二:英國將成為福特發動機轉產地——福特(歐洲)柴油發動機業務負責人表示,到2004年,福特全球銷量中約1/4的車將搭載英國生產的發動機。
(1)美國福特汽車公司在全球選擇合作伙伴,這說明了什么?
(2)美國福特汽車公司的這種生產方式的好處是什么?
(3)目前,發展中國家應采取哪些措施才有可能逐步縮小與發達國家的經濟差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東南亞的中學生馬莉婭和西亞的中學生伊斯梅爾是網上結識的好朋友,在網上她們各自曬出了自己的家鄉照片。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馬莉婭家鄉聚落中常見雙層木樓或竹樓的主要原因是( )
A.氣候炎熱多雨
B.地表蜿蜒崎嶇
C.氣候炎熱干燥
D.地表以平原為主
(2)伊斯梅爾家鄉的房屋墻厚、窗小的原因是( )
A.當地居民的風俗習慣決定的
B.為了預防小偷進入民宅偷盜
C.為了抵擋當地寒冷的氣候
D.厚墻是為了減少白天炎熱的太陽照射,小窗是為了減少從沙漠地區吹來的熱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幅員遼闊,島嶼眾多。下圖為“我國兩島嶼略圖”。
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
(1)甲、乙兩圖所示島嶼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圖所示島嶼面積較大,甲島嶼位于乙島嶼的____________方向。
(2)甲、乙兩圖相比較比例尺較大的是________,描述的地理事物更詳細的是__________。
(3)甲圖中①②兩城市之間的距離約是(____)
A.230千米 B.100千米 C.270千米 D.200千米
(4)圖中兩島嶼主要城市分布的共同特點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5)兩圖中③④是著名的鹽場,其形成的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