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四大地理區域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1】潛江、天門、仙桃三市地處圖中的哪一地理區域
A. 甲B. 乙C. 丙D. 丁
【2】關于圖中四大地理區域的描述,正確的是
A. ①界線是我國地勢第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
B. 劃分②界線的主導因素是氣溫
C. 劃分③界線的主導因素是0℃等溫線
D. 乙區域的糧食作物以小麥為主,丙區域的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
【答案】
【1】C
【2】D
【解析】
【1】在中國地圖上,把秦嶺-淮河線、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和青藏高原邊緣線三條重要的地理界線結合起來,并根據自然和人文地理特點做一定的調整,就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潛江、天門、仙桃三市屬于湖北省,處于南方地區;讀圖可知,甲是西北地區,乙是北方地區、丙是南方地區、丁是青藏地區,故答案選C。
【2】在中國地圖上,把秦嶺-淮河線、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和青藏高原邊緣線三條重要的地理界線結合起來,并根據自然和人文地理特點做一定的調整,就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甲是西北地區,乙是北方地區、丙是南方地區和丁是青藏地區,①界線是我國地勢第一、二級階梯的分界線,劃分②界線的主導因素是降水,劃分③界線的主導因素是氣候,乙區域的糧食作物以小麥為主,丙區域的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故答案選D。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文明源地―亞細亞 亞洲是人類最早的定居地之一,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發祥地。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各題。
(1)亞洲東臨 洋,南臨 洋,西與歐洲相連,西南與 洲相鄰。
(2)從圖可以看出,亞洲沿300N附近地勢特點是_。
(3)亞洲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其中起源于西亞的古巴比倫位于平原,此區域 (礦產)資源豐富。
(4)下列有關不同文明交流互鑒的說法,正確的是()
A.全世界都必須學習西方文明B.中華文明優于世界上其他文明
C.世界上的古代文明都發源于亞洲D.文明有姹紫嫣紅之別,無高低優劣之分
(5)從公元前數千年起,生活在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印度河—恒河、黃河—長江等流域的人們,開始耕耘灌溉、鑄器造皿、建設家園。一代又一代亞洲先民歷經歲月洗禮,把生產生活實踐鐫刻成悠久歷史、積淀成深厚文明。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亞洲發展農業文明的優勢,完善結構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我國民族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我國是多民族的國家,少數民族共有56個
B. 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的特點
C. 少數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是海南省
D. 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國東北、東南、西北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下圖回答:
(1)圖中a線大致是我國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線。
(2)a線以東①區域為我國東部______區(風區或非季風區)。①的平原區農業生產以______業為主;圖中山脈b與河流c共同構成我國一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是_____,該線以北A為______地區,該線以南B為______地區。
(3)南、北方存在著很大的地理差異,就此,請填寫下表:
北方 | 南方 | |
一月平均氣溫 | ||
河流封凍狀況 | ||
年降水量 | ||
耕地類型 | ||
主要糧食作物 | ||
作物熟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某景區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列各題。
(1)全民健身、戶外運動逐漸成為人們旅游休閑的重要選擇。圖中甲、乙、丙三處適合進行攀巖活動的是_______處,適合開展漂流探險的是_______處。
(2)圖中觀景棧道的走向是_______。
(3)僅考慮海拔因素,圖中A、C兩地的氣溫相差約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黃土高原簡圖
材料二 “在漫長的二三百萬年間,這片廣袤的土地已經被水流剝蝕得溝壑縱橫、支離破碎、四分五裂,像老年人的一張粗糙的臉……無邊的山巒全都赤身裸體,如巨大無比的黃銅雕像,所有的河流都被堅冰封凍,背陰的山坡上積著白皚皚的雪,博大、荒涼,一個說不清道不明的世界,”這是小說《平凡的世界》里對黃土高原景色的描述。
材料三 昔日的黃土高原是全國著名的貧困地區。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北京林業大學師生的引導下,當地農民調整了土地利用方法,逐步把一部分耕地退還為林地,種植人工牧草,實行草田輪作,修筑土壩和梯田……得益于不斷地生態治理,黃土高原開始披上綠裝。如今,黃土高原的主色調正在由“黃”變“綠”,隨著黃土高原的變綠,人們開始富裕起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日益凸顯。
(1)圖中黃河上、中游分界點A是_______,中、下游分界點B是_______,山脈甲的名稱是_______。
(2)結合材料二,黃土高原的地表特征為_______,請寫出一例富有特色的黃土風情。
(3)結合材料三和所學知識,說出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給下游帶來了什么危害?針對此危害請說出治理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至少2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圖文資料,回答以下問題。
材料一:我國陸上首口井深超過8000米的天然氣井正式投產,該氣井位于塔里木盆地,日產氣量達40萬立方米,為西氣東輸增添了新氣源。
材料二:
(1)我國最深的天然氣井的深度大致相當于(____)
A.珠穆朗瑪峰高度 B.青藏高原平均海拔
C.內蒙古高原海拔 D.云貴高原海拔
(2)我國最深的天然氣井大致位于圖中的(____)
A.甲處 B.乙處 C.丙處 D.丁處
(3)西氣東輸二線自霍爾果斯口岸進口___________國家的天然氣,終點是__________。
(4)西氣東輸一線和二線均用_________運輸。
(5)西氣東輸工程發揮了西部地區的資源優勢,并能帶動相關產業發展。試說出對東部地區的一條好處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