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臺灣圖,回答下列問題。
(1)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A 城市;B _______海峽; C _______港口。
(2)臺灣省的地形東部為 ,西 部 沿 海 為 。
(3)臺灣省因盛產 被譽為“東方甜島”。 該省最多的少數民族是 。
(4)臺灣的水稻產區主要分布在 ,這里種植水稻的有利條件是 .
(5)臺灣是我國多地震的地區,其原因是 .
【答案】(1) 臺北臺灣高雄
(2)山地 平原
(3)甘蔗 高山族
(4)西部平原地形平坦,高溫多雨的熱帶、亞熱帶的季風氣候,水熱充足
(5)位于環太平洋地震帶上(或者位于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
【解析】試題分析:(1)臺灣位于我國東南沿海,北瀕東海,東臨太平洋,南臨南海,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讀圖可知,A 是臺灣的省會臺北,B 臺灣海峽,C 高雄;
(2)臺灣島多山,高山和丘陵面積占全部面積的三分之二以上,臺灣島的地形東部為山地,西部沿海為平原,地勢西高東低,玉山海拔3997米,是我國東部最高峰.
(3)在臺灣島的西部平原,廣泛種植農作物,甘蔗是全島最重要的經濟作物,年產蔗糖最高曾達141萬噸,多用于出口,被譽為“東方甜島”,臺灣以漢族為主,其主要少數民族是高山族.
(4)臺灣的水稻產區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上,主要是因為西部地形平坦,高溫多雨的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水熱充足.
(5)板塊運動學說認為,由巖石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塊整體,而是由六大板塊拼合而成的.板塊內部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的交界地帶,地殼活躍,多火山、地震;臺灣地處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地殼活躍,多地震.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四大地理區域圖完成
⑴ 根據我國地理區域劃分,填出圖中四個區域的名稱
A , B ,C , D 。
⑵ 圖中A地區基本的自然特征是 ,B地區基本的自然特征是 。
⑶ 圖中① 山脈,② 河,它們都呈 方向延伸,是我國 地區與 地區的分界線。
⑷ 青藏地區與西北地區的分界線是③ 山脈、④ 山脈、⑤ 山脈;青藏 地區與南方地區的分界線是⑥ 山脈;西北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是 毫米 年等降水量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澳大利亞年降水量分布圖”和“澳大利亞牧羊帶圖”,完成下列各題。
【1】據圖可知,影響澳大利亞農業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氣溫 B. 降水 C. 地形 D. 緯度
【2】澳大利亞古老動物較多,主要原因是
A. 位于南回歸線附近,氣候炎熱干燥
B. 位于南半球,與北半球季節相反
C. 很早以前就與其他大陸隔絕,四周臨海
D. 自然條件復雜,進化比較緩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湖南省圖,回答下列問題。
(1)湖南省東面的鄰省簡稱是 。
(2)從湘資沅澧四條河流的流向得知,湖南省的地勢特征是: 。
(3)湖南省屬于 氣候,五強溪水電站位于_________干流上。
(4)圖中景點①和②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位于邵陽市的是 (填序號和名稱)。
(5)北部洞庭湖區的土地利用類型以 為主,分布我省西部地區的主要少數民族是:土家族和 。
(6)昔日洞庭湖有“浩浩湯湯,橫無際涯”的壯美景觀,如今變得“支離破碎”,湖面大大縮小……主要的人為原因是( )
A 泥沙在湖泊中大量沉積 B 湖泊的補給水源不足
C 人類盲目的“圍垸墾殖” D 洞庭湖曾受內力作用抬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甲、乙、丙、丁代表的大洲和大洋,正確的是( )
A.甲一太平洋B.乙一南極洲
C.丙一大西洋D.丁一南美洲
【2】下列關于大洲分界線的說法,正確的是( )
A.①為蘇伊士運河,是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
B.②為大高加索山脈,是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
C.③為巴拿馬運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線
D.④為白令海峽,是亞洲與北美洲的分界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鐵路運輸略圖,請你為北京的青青同學外出旅游出謀劃策。
(1)在圖中用“▲”在圖中標出鐵路樞紐鄭州。
(2)放暑假了,青青和爸爸、媽媽從北京坐火車去廣州旅游,選擇最佳的鐵路線是______線。
(3)到達廣州后,如果青青想去香港旅游,最便捷的交通工具是乘________;如果想去上海旅游,最節省的交通工具是乘________,但是必須有充足的時間。在有一定經濟實力的情況下,又想節省時間,如果想去烏魯木齊,應選擇的交通方式是________。
(4)青青的哥哥在武漢經商,他要經鄭州到吐魯番進水果,走最近鐵路線,經過的鐵路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不可能從新疆大量購買的水果是(雙選)( )
A.葡萄 B.哈密瓜 C.柑橘 D.香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是世界上面積第三大國,東西南北自然條件差異很大,在尋求地域經濟發展過程中,因地制宜是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讀甲、乙兩地區圖及氣候資料,完成下列各題。
(1)從河流的汛期及汛期主要水源兩方面比較①②兩河流特點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兩地區地理位置不同,自然條件差異很大,適合發展的農業類型各不相同。請根據它們的自然條件差異,說出各自主要的農業類型:甲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
比較甲、乙兩地區發展種植業的有利自然條件: 甲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 。
乙地區作為老工業基地,傳統工業面臨資源枯竭、能耗高,經濟效益差。為此,我國正積極推進該地區工業重振計劃,你知道采取的具體措施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
(4).乙圖中三列山脈圍成的地形區的突出特征是( )
A.雪山連綿,冰川廣布 B.千溝萬壑,支離破碎
C.地勢平坦,一望無際 D.崎嶇不平,多山間小盆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