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東南亞”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稱:A______半島;B______海峽.
(2)A、C兩地中,氣候特點與丙圖相符的是______地(填字母),該氣候類型的特點是______.
(3)該處是著名的熱帶經濟作物產地,請列舉其中一種經濟作物的名稱:__________.
(4)A半島上的河流流向大多自北向南流,試分析原因:______.
【答案】(1)中南;馬六甲;
(2)A;終年高溫,降水分旱雨兩季;
(3)天然橡膠、椰子、油棕、馬尼拉麻;(寫到任意一點即可)
(4)A半島上的山脈多縱列分布,且地勢北高南低
【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東南亞的主要島嶼、海峽、氣候類型圖的判讀、主要的熱帶經濟作物、河流的流向。
(1)東南亞由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組成,由圖中半島和海峽的位置可知,圖中A是中南半島,B是馬六甲海峽。
(2)由圖中氣候類型圖可知,乙圖為熱帶雨林氣候,丙圖為熱帶季風氣候。由圖中AC兩地的位置可知,A位于中南半島,C位于馬來群島。中南半島氣候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所以氣候特點于丙圖相符的是A地,熱帶季風氣候的特點是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
(3)東南亞是世界上重要的熱帶經濟作物的產地,主要有泰國的天然橡膠、菲律賓的蕉麻、印度尼西亞的椰子、馬來西亞的棕油等。
(4)中南半島地勢北高南低,山脈縱列分布(地勢高低決定河流的流向),所以中南半島的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流。圖中A半島為中南半島,中南半島上的河流流向大多自北向南流的原因是山脈多縱列分布,且地勢北高南低。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臺灣是祖國神圣不可分割的領土,近年來臺灣與大陸的聯系合作日益密切,大陸赴臺旅游人數快速增長。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島嶼A ,B ;海峽C ;省區D 。
(2)臺灣的地形以 為主,氣候特點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珠江三角洲地區圖,回答問題
(1)本區與圖中A行政區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區域經濟合作模式。
(2)珠江三角洲發展經濟的優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本區與A行政區經濟合作中,不可能從A行政區輸往內地的是( )
A.資金 B.技術 C.管理 D.勞動力
(4)近幾年,臺商投資已經從本區逐漸轉向長江三角洲,關于其原因的判斷是否正確(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①隨著珠江三角洲的發展,企業增多,生活水平提高,土地、勞動力成本上漲,加上遠離市場,人才儲備不足,吸引資金的優勢漸失( )
②長江三角洲地區人才資源豐富、科技力量雄厚、國內市場廣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童童隨父母外出旅行。到達目的地時,他們的衣著由厚厚的棉服,換成了涼爽的夏裝。童童一家旅行的季節和路線可能是 ( )
A.冬季、從銀川到烏魯木齊 B.夏季、從銀川到烏魯木齊
C.夏季、從銀川到海口 D.冬季、從銀川到海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
(1)①地區和②地區之間的界線大致沿著B_______(山脈)和C_______(河流)。
(2)①地區與②地區的比較,一月平均氣溫較低的是_____________。
(3)界線B和C大致與1月_______℃等溫線相吻合,大致與________等降水量線最接近。
(4)②地區的農田類型以_________為主,①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是_________。
(5)我國淡水漁業最發達的區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有人把我國四大區域命名為“綠色中國”、“黃色中國”、“銀色中國”和“金色中國”,其中“綠色中國”是指( )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自然資源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物質條件。下圖中黑點所在地是世界某種資源的主要分布區,讀下圖回答下面小題。
【1】該資源分布區的共同特點是
A. 全年平均氣溫高
B. 大氣降水較多
C. 緯度或海拔都高
D. 土壤發育程度低
【2】這種資源
A. 近年來數量逐漸減少
B. 正在被人類大量開發利用
C. 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D. 大多數國家需要進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等高線地形圖”和“泥石流活動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最高山峰的海拔是______米.A點所在的地形部位名稱是_________.
(2)沿甲、乙兩條路線登山,難度比較大的是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圖中B、C兩地適宜搭建帳篷的是_______.
(4)李莊和吳莊圖上距離約為1. 1厘米,則實地距離為______千米.
(5)泥石流一般發生在山谷地帶,如圖中泥石流發生時①②兩種逃生方向正確的是___.
(6)為了不妨礙地面交通,高速鐵路基本上采用修建高架橋和隧道的形式.圖中高速鐵路的走向是____________,D、E兩處需要修建高架橋的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