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圖,完成下面各題
(1)中國到日本的考察團考察了東京、橫濱,名古屋,大阪和神戶等城市上述城市位于日本的 島上,圖中字母是 。
(2)日本四大島面積最大的島嶼是 ,日本隔 海與我國相望。
(3)日本著名的港口中位于瀨戶內海沿岸的是
A東京B神戶C橫濱D名古屋
(4)日本工業集中分布在瀨戶內海和太平洋沿其主要因素是
A優良的港口,便于進口原料出口工業品B有適宜的氣候條件
C受火山、地震等自然災害的影響D接近太平洋的大漁場
(5)日本氣候以 和 為主。日本地形以 為主。所以 資源豐富。
(6)日本的 漁場是世界四大漁場之一
【答案】(1)本州;B;
(2)本州島;日本;
(3)B;
(4)A;
(5)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山地、丘陵;森林;
(6)北海道。
【解析】日本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部,領土由北海道、本州(最大)、四國和九州四個大島及附近的3900個島嶼組成。
(1)日本領土由北海道、本州(最大)、四國和九州四個大島及附近的3900個島嶼組成;東京、橫濱,名古屋,大阪和神戶等城市上述城市位于日本的B本州島上。
(2)日本有北海道、本州(最大)、四國和九州四個大島,從圖中可知,本州島面積最大,日本隔日本海與我國相望。
(3)日本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口,日本著名的港口中位于瀨戶內海沿岸的是東京。
(4)由于日本經濟原材料缺乏,進口和出口都需要海運,所以日本的城市都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
(5)日本溫濕的氣候(北部——溫帶季風氣候.南部——亞熱帶季風氣候)→海洋性特征明顯;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占3/4),平原面積狹小,所有森林資源豐富。
(6)世界四大漁場的名稱是北海漁場、北海道漁場、紐芬蘭漁場和秘魯漁場,北海道漁場,是由日本暖流與千島寒流交匯形成的。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馬六甲海峽地處 _______________ 地區(亞洲分區)。圖中A表示 ________ , B表示 _______________ , 馬六甲海峽是溝通這兩個大洋最近的海上通道,C是 _______________ , 是石油儲量豐富的地區。
2)F半島屬于 _______________ 氣候。
3)D表示 _______________ 運河,它是亞洲與 _______________ 的分界線,也是重要的海上通道。它溝通了紅海和 _______________ 海。
4)E半島上與我國陸上相鄰的國家自東向西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 、老撾、 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部分政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甲是_____河,甲、乙兩河都發源于_________省
(2)長江三角洲大部分地區地勢低平,河網密布,湖泊星羅,自古以來就是我國著名的“_________”。 本區域的核心_____,經濟發展水平全國領先,對長紅流城乃至全 國都有輻射帶動作用。
(3)咸陽氣候為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當地居民主食以_________為主,而上海所處地區是亞熱帶季風氣候,當地居民主食以米飯為主。
(4)北京是全國的________中心、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亞洲自然地理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地勢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
B.西西伯利亞平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
C.大江大河都發源于中部高原、山地,流入北冰洋、印度洋
D.氣候復雜多樣,世界上所有氣候類型在亞洲都有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周末小明同學外出旅游,登山到甲處,通過手機的GPS定位確定了自己的經緯度位置,并利用地理課上所學的知識繪制了簡單的經緯網圖。據圖完成下列問題。
(1)讀圖a,從安全、省力的角度出發你建議小明從 (A、B)處爬山,理由是 。運用所學地理知識小明 (能、不能)用此圖量算出甲乙兩地的實地距離,理由是 。
(2)A、B兩條線中可能形成小溪的是 ,其流向是 。
(3)圖a中城鎮所在區域的海拔在 米以下,屬于 地形。
(4)請在圖b中注明“甲”的位置,并說出圖中與甲位于同一緯度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珠江是我國第二大河流,是中國境內第三長河流,年徑流量3492多億立方米,居全國江河水系的第二位,是黃河年徑流量的6倍。讀圖,完成下列要求。
(1)如圖顯示出珠江發源于 高原,該高原的地表特征為 ;珠江干流流向為 ,在廣東省注入 洋。
(2)珠江干支流徑流量大,流域內氣候類型為 ,該氣候的特征為 ,受氣候影響,珠江流域 季為枯水期。
(3)結合長江的開發利用,簡述珠江對整個流域經濟發展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