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圖,回答問題.
(1)分析圖1可知,我國人均耕地變化的總體趨勢是逐漸 ,主要原因是 .
(2)從圖2中可以看出我國各類土地資源利用類型中比重最大的是 ,而耕地、林地比重偏小.
(3)隨著經濟的發展,今后我國人地矛盾會進一步加劇,原因是 .
①我國可墾荒地少,耕地后備資源匱乏
②建設用地將不斷增多
③隨著人口的增長,對耕地的需求量會增加
④大規模植樹造林,使土地面積迅速減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我國針對土地資源中存在的問題,制定實施的基本國策是: .
(5)近年來,我國在土地資源利用過程中存在著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嚴重、耕地面積不斷減少等問題,針對這些現狀,請你就我國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過程中應如何加強保護提出兩點合理的建議.
【答案】(1)減少;人口數量增加;(2)草地;(3)A;(4)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5)依法保護土地資源,加強對土地資源的管理和利用.切實保護耕地,提高耕地的生產水平.
【解析】
試題分析:土地資源是人類生存最基本的自然資源.如果離開了土地,人們就無法進行工業、農業、交通運輸業等經濟活動.我國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國中居第3位.由于我國人口眾多,平均每人占有的土地面積約相當于世界人均土地面積的1/3.
解:(1)分析圖1可知,我國人均耕地變化的總體趨勢是逐漸減少,主要原因是我國人口數量不斷增加;
(2)我國各類土地資源齊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種土地類型,這有利于因地制宜,進行多樣化的開發利用.然而,我國各類土地資源在土地資源總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積較廣,占的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對偏小;
(3)我國人均耕地少,人口增長快,可開墾的后備土地資源不多,工業、交通和城鎮的發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亂占耕地的現象十分嚴重,造成耕地面積日益減少;
(4)我國土地資源的特點可以概括為“一多三少”,即總量多,人均耕地少,高質量的耕地少,可開發的后備土地資源少.因此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作為一項基本國策;
(5)我國在土地資源利用過程中存在著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嚴重、耕地面積不斷減少等問題,針對這些現狀,請你就我國土地資源的開發建設中,必須協調人地關系,注重保護生態環境,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故答案為:(1)減少;人口數量增加;(2)草地;(3)A;(4)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5)依法保護土地資源,加強對土地資源的管理和利用.切實保護耕地,提高耕地的生產水平.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圖”,回答下列問題.
(1)中山站在南極點的 方向.
(2)當科考隊員到達南極洲時,迎接他們的“南極小主人”是 (代表性動物).
(3)當我們昆明市的中、小學放寒假時,南極地區會出現 現象(選填:極晝或極夜).
(4)北極地區的B島是世界上最大的島嶼,其名稱是 島.
(5)北極地區與南極地區相比,在氣候上有以下特點:氣溫比南極地區 (選填:高或低),降水比南極地區多,風速比南極地區 (選填: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材料:2014年5月,我國南方地區不斷遭遇強降水襲擊,造成大面積洪澇災害.如圖是受災區域示意圖,讀圖回答問題.
(1)讀圖一,此次受災最嚴重的甲、乙兩個省級行政區域的簡稱為 、 .
(2)下列沒有受到洪澇災害影響的省區是 .
A.新疆 B.云南 C.廣東 D.四川
(3)解決我國水資源季節分配不均勻的主要措施是 .
(4)讀圖二,給我國帶來豐沛降水的夏季風主要是來自 洋的 (填風向)季風以及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如夏季風活動不穩定,容易導致的氣象災害是洪澇和 .
(5)我國降水的空間分布特點是 .南水北調是為了解決我國水資源 的分布不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亞洲區域略圖》,回答下列問題.
(1)從地球五帶的劃分看,亞洲大部分位于 帶;從海陸位置看,亞洲北臨① 洋,西與歐洲接壤.
(2)從地勢看,亞洲地勢 高,四周 .雄踞亞洲中部成為世界最高的高原是 高原.
(3)受地形地勢影響,亞洲河流多發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 狀流向周邊的海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