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圖表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1)圖例A所表示的耕地類型是 ,圖例B所表示的耕地類型是 ;這兩種耕地類型分布的界線大致與 一線吻合;
(2)我國耕地主要分布在東部季風區的 、盆地和低緩的丘陵。
(3)2001年至2005年,我國耕地總量呈 趨勢,人口總量呈 趨勢。
(4)我國人均耕地面積減少的主要原因是:① ;② 。
(5)解決我國人均耕地占有量減少的主要措施有:① ; ② 。
【答案】(1)旱地;水田;秦嶺-淮河 (2)平原 (3)下降;上升 (4)人口增長快;亂占耕地 (5)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數量;嚴禁亂占耕地
【解析】(1)由圖可知,圖中A所表示的耕地類型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區的旱地,圖中B表示的耕地類型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區的水田,這兩種耕地類型分布的界線大致與秦嶺-淮河一線吻合。
(2)我國耕地主要分布在東部季風區的平原、盆地和低緩的丘陵。
(3)2001年至2005年,我國耕地總量呈下降趨勢,人口總量呈上升趨勢。
(4)我國人均耕地面積減少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增長快,亂占耕地。
(5)解決我國人均耕地占有量減少的主要措施可以有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數量,嚴禁亂占耕地等。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東北地區是我國主要的天然林區,有大小興安嶺、長白山,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其中大家熟知的東北三寶是( 。
A. 蘑菇、人參、狐貍
B. 貂皮、蘑菇、旱獺
C. 人參、鹿茸、貂皮
D. 鹿茸、蘋果、旱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東北地區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人均糧食產量較高,其主要原因是( )
A. 土地貧瘠 B. 地勢較高 C. 耕地面積大,且土壤肥沃 D. 人口密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題。
紅腹濱鷸屬于跨越南北半球長距離遷徙的鳥類;每年6—8月是紅腹濱鷸繁殖期,而后開始長途遷徙進行越冬,9月到達越冬地,直到次年4月再次遷徙。在遷徙途中常在沙灘、沿海、河口等處覓食。短暫停留,尋找食物。
有關紅腹濱鷸的遷徙路線,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①每年8月紅腹濱鷸從南半球飛往北半球越冬
②每年9月到次年4月,全球各地都進入冬季
③6—8月,澳大利亞沿海地區是紅腹濱鷸的繁殖地
④6—8月,俄羅斯北部沿海地區是紅腹濱鷸的繁殖地
⑤紅腹濱鷸在遷徙過程中,可能短暫停留的地區是乙地
⑥甲乙丙丁四地中年溫差最小的是甲地
A.①③B.⑤⑥C.②⑤D.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要解決黃土高原人與地的矛盾問題,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多選)。
A. 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
B. 依靠科學技術,提高單位面積糧食的產量和質量
C. 因地制宜,進行農業資源綜合開發
D. 迅速進行大規模人口遷移,減輕土地和生態環境的壓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02年我國成功地對黃河下游進行了調水沖沙實驗,以減輕河床的淤沙程度,在這次實驗中,起關鍵作用的水利工程是( )
A. 葛洲壩 B. 龍羊峽
C. 劉家峽 D. 小浪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某農作物主產區某年6月中旬生長及收獲進程分布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該農作物最有可能是
A. 水稻 B. 小麥 C. 甘蔗 D. 甜菜
【2】影響該農作物生長及收獲進程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 B. 河流 C. 降水 D. 熱量
【3】該農作物主產區的主要地形類型是
A. 盆地 B. 高原 C. 平原 D. 山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