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圖1為亞洲示意圖,圖2為南極洲示意圖。
材料二:高腳屋(圖3)是東南亞原住居民的房屋,多為竹木材料,雙層結構,上層住人,下層存放雜物,屋頂坡面長且陡。泰山站主樓(圖4)我國在南極建立的第四個科學考察站的墻板采用“夾心”式,中間為保溫材料,窗戶小且為雙層玻璃;房屋地基很深,下面為立柱,下面為立柱,房屋通常高出地面1-2米,房屋朝不同方向開門,還設有天窗。
(1)圖1中,河流呈 狀注入周邊海洋,反映出亞洲的地勢特點是 。
(2)圖1中①地被稱為北回歸線上的“綠洲”的原因是 。
(3)由于全球變暖,圖1中亞洲島國馬爾代夫被列入“十大末日游景點”,南極地區的企鵝棲息地減少,覓食變得困難。試分析全球變暖對上述地區的影響。
(4)圖3和圖4中的建筑,任選一種,分析建筑特點與氣候的關系。
【答案】(1)放射 中部高,四周低
(2)受夏季風的影響,形成了季風氣候,氣候溫暖濕潤
(3)全球變暖,氣溫升高,冰川融化,企鵝棲息地減少,覓食變得困難,生命受到威脅,而且海平面的升高,海水將會淹沒島國,威脅人類的生存。
(4)高腳屋多為竹木材料,是因為便于就地取材;雙層結構,既可以通風透氣,適宜于濕熱的氣候條件,還可以防野獸;屋頂坡面長且陡,易于排水,不會造成積水的情況出現。
房屋的墻板采用“夾心”式,中間是保溫材料,窗戶較小,且多為雙層玻璃,玻璃夾層間幾乎為真空,這樣做的目的是防寒保溫;房屋地基很深,下面為立柱,房屋通常高出地面1-2米,這是為防風、防止被積雪掩埋;房屋朝不同方向開門,還設有天窗是利于逃生。
【解析】
(1)觀察圖1中河流流向可知,亞洲河流大多呈放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所以亞洲地勢中部高,四周低。
(2)讀圖可知,圖1中①地位于我國南方地區,屬于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受季風氣候影響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暖濕潤,所以被稱為北回歸線上的“綠洲”。
(3)結合實際理解解答,全球氣候變暖使聯機冰川融化,氣溫升高,極端天氣增多,企鵝棲息地減少,覓食變得困難,生命受到威脅,而且海平面的升高,海水將會淹沒島國,威脅人類的生存。
(4)不同地區的建筑形式與當地環境的關系很大,高腳屋主要分布在東南亞,氣候濕熱,多為竹木材料,是因為便于就地取材;雙層結構,既可以通風透氣,適宜于濕熱的氣候條件,還可以防野獸;屋頂坡面長且陡,易于排水,不會造成積水的情況出現。而南極地區氣候寒冷、風力大,房屋的墻板采用“夾心”式,中間是保溫材料,窗戶較小,且多為雙層玻璃,玻璃夾層間幾乎為真空,這樣做的目的是防寒保溫;房屋地基很深,下面為立柱,房屋通常高出地面1-2米,這是為防風、防止被積雪掩埋;房屋朝不同方向開門,還設有天窗是利于逃生。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不斷推進,位于“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的新疆戰略地位日益凸顯,“一帶一路”建設使新疆為我國開放的前沿。如下圖為新疆地區示意圖。
據此,完成下列要求。
(1)新疆位于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________地區,深居內陸,距海遙遠,氣候________。
(2)“三山夾兩盆”是新疆地形輪廓的主要特征,據圖可知,“三山”由北向南依次是阿爾泰山、________和昆侖山;“兩盆”指準噶爾盆地盆地和_______盆地。
(3)新疆有豐富的________和天然氣資源,為了緩解我國東部地區能源緊缺的問題,國家實施了“________”工程,將天然氣通過________運輸方式,運送到東部地區。
(4)新疆作為中國向西開放的橋頭堡,陸上通過隴海--________線(鐵路),與中亞、歐洲進行貿易往來,為推行“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做出重要貢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中南半島河流、礦產資源和大城市分布。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小題。
【1】據圖判斷,該區域的地勢特征是( )
A. 中部高四周低B. 地勢平坦
C. 北部高南部低D. 東北高西南低
【2】該區域內大城市的分布規律是( )
A. 沿海岸線分布B. 沿河流分布
C. 沿礦產資源分布D. 沿國境線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歐洲河網稠密、水流平緩的主要原因是
A. 大部分位于北溫帶,盛行西風 B. 地形以平原為主,氣候濕潤
C. 面向大西洋,受強大的暖流影響 D. 海岸線曲折,海洋水汽易進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俄羅斯城市、河流、地形分布略圖”,填圖并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山脈名稱是_________。
(2)①是_______港;該港口終年不凍,原因是受_______影響,該港口臨_______海。
(3)③是俄羅斯太平洋沿岸的最大海港,名稱是_________,又稱_________;臨_________海,該港口附近地區屬_________氣候。
(4)②是_________市,臨_________海,該市是俄羅斯第_________大城市。
(5)④是_________平原,流經該平原中央的大河稱_________河,其上游發源于我國,在我國境內稱_________河。
(6)⑤是_________高原,該高原南部的大湖泊名稱是_________湖。
(7)⑥是俄羅斯的鄰國_________所在的位置。
(8)⑦是俄羅斯的首都_________,市中心有著名的廣場稱“_________”,著名的建筑物稱“_________宮”。
(9)⑧是_________平原,該平原是俄羅斯最主要的糧食產地。俄羅斯最主要的糧食作物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完成下面各題。
材料一 21世紀是海洋時代,加強海疆維權和海洋資源開發,構筑藍色發展夢想成為一種戰略選擇。我國一方面推進南沙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加強海洋環境保護。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二 海洋污染示意圖。
(1)南沙群島位于我國四大海域中的 海,從行政區劃上隸屬于 省三沙市。
(2)描述南沙群島的地理位置特點。
(3)近年來,一些國家不斷對我國海域進行侵權。簡要分析我國在圖示海域加強海洋維權的重要性。
(4)我國近海海域的海洋污染嚴重,主要有大氣污染、 、固體垃圾、 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臺灣海峽的海底有古代森林的遺跡,原因是( )
A. 海底森林死亡 B. 地殼下陷,海水淹沒
C. 砍伐的森林丟到海里 D. 地上樹木被水沖到海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