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蜂農為了“追花奪蜜”,往往要不停地遷徙放蜂。下圖示意我國東線放蜂線路。
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影響蜂農遷徙放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氣溫 B. 降水 C. 光照 D. 市場
【2】蜂農“追花奪蜜”應選擇的交通運輸方式是( )
A. 航空運輸 B. 內河航運 C. 鐵路運輸 D. 公路運輸
【3】蜂農沿圖示路線放蜂途中最可能遇到的是( )
A. 在華北遇干旱蜜源減少 B. 在皖南遇梅雨滴蜜無收
C. 在閩粵遇山洪沖走蜂箱 D. 在東北遇初霜蜜蜂挨凍
【答案】
【1】 A
【2】 D
【3】 A
【解析】
我國南至南海的曾母暗沙,北至黑龍江省的漠河,南北跨緯度廣,南北之間氣候差異較大,尤其是冬季時氣溫差異最明顯。
【1】影響蜂農遷徙放蜂的最主要因素是氣溫,因為南北方地區緯度不同,導致南北方氣溫差異明顯,北方氣溫更低,這樣就使得蜂農由南向北遷移,故選A。
【2】蜂農“追花奪蜜”應選擇的交通運輸方式是公路運輸,因為運輸的貨物量較小,加上要不斷地停停走走,公路運輸是最合適的,故選D。
【3】由圖可知,蜂農沿圖示路線放蜂途中最可能遇到的是在華北遇干旱蜜源減少,到皖南地區時還沒有進入梅雨季節,在閩粵時還沒有進入雨季,到東北地區時還處于夏季,故選A。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氣候類型的分布》如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是( )
A. 各類季風氣候分布于西部地區
B. 熱帶季風氣候的分布面積最大
C. 氣候復雜多樣和季風氣候顯著
【2】不屬于影響氣候的自然因素是( )
A. 緯度位置 B. 農業生產 C. 地形起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結合材料和圖,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2016年10月26日,中國某公司在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見右上圖)上的火電站項目正式開工建設,項目投產后將改善缺電現狀。
材料二:近幾年,發達國家加大了對包括印度尼西亞在內的東南亞國家的投資力度,其投資的產業鏈分工如下圖。
【1】蘇門答臘島聚落的分布特點是:
A. 沿山脈分布 B. 沿海、沿河分布
C. 沿沼澤分布 D. 靠近火山分布
【2】下列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中,與蘇門答臘島氣候類型最吻合的是
A. A B. B C. C D. D
【3】中國建設者在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可能有
①氣候濕熱,多蚊蟲
②沼澤地帶,多危險
③降水稀少,沙塵暴
④氣候嚴寒,易凍傷
⑤火山地震,有海嘯
A. ①③⑤ B. ②④⑤ C. ①②⑤ D. ②③④
【4】東南亞國家要改變在世界產業分工中處于不利的地位,主要措施不包括的是:
A. 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大力發展高端加工業與第三產業(如服務業)
B. 加強自主創新,掌握核心技術
C. 加強市場營銷,占領國際市場
D. 大力發展初級產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亞洲地形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D 半島,F 山脈,H 半島,I 半島,J 江,K 河。
(2)寫出圖中數字所代表的氣候類型名稱① 氣候,② 氣候,③ 氣候,④ 氣候。
(3)亞洲的地形有什么特征?① ;② ;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玲暑假期間隨某考察團到巴西觀光考察。讀圖,回答問題。
(1)考察團第一站來到了巴西熱帶雨林,發現這里亂砍濫伐現象嚴重。下面兩種觀點,你贊同誰的說法?為什么?
當地居民:砍一些樹木可以增加經濟收入。
環保組織官員:大規模砍伐勢必會破壞生態環境。
(2)考察團第二站來到了巴西利亞,小玲了解到巴西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請你從圖中提取兩條能夠解釋該現象的地理信息。
(3)小玲在旅行日記中有下面一段話:“不論在巴西街頭,還是海灘,到處可以看到各種膚色的青年在踢足球,商店貨架上擺滿了當地出產的咖啡、甘蔗、蘋果等農產品。當地居民用電多來自周圍的火電廠。”小玲的日記里有兩處錯誤,請你指出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所示山脈是( )
A. 秦嶺 B. 昆侖山脈 C. 天山山脈 D. 南嶺
【2】根據我國溫度帶的劃分,柑橘主要產自( )
A. 熱帶 B. 亞熱帶 C. 暖溫帶 D. 寒溫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廣東省某地地形示意圖”。
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柑橘樹適宜栽種在圖中的( )
A. 甲處 B. 乙處 C. 丙處 D. 丁處
【2】如果在圖中選址,要求既可以發展灘涂養殖,又可 以種植花卉、蔬菜等,就近供給城鎮居民,應選擇( )
A. 甲處 B. 乙處 C. 丙處 D. 丁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下面小題。
【1】①②③④區域與與其他地理特征的連線,錯誤的是
A. ①——四季有花常見雨 B. ②——高寒缺氧植被稀
C. ③——大漠黃沙駝鈴響 D. ④——青稞美酒鍋莊舞
【2】下列界線與圖中①②兩區域分界線不吻合的是
A. 南方、北方的分界線
B. 濕潤區與半濕潤區的分界線
C. 水田、旱地的分界線
D. 暖溫帶與中溫帶的分界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所在的學校計劃在下個星期去野外進行爬山活動,下面是他們要登山的等高想地形圖,據此完成問題。
(1)老師強調該地有一個懸崖很危險,請你判斷它是甲乙丙丁中的_____地。
(2)甲乙兩地的相對高度是____米;大清河的流向是______。
(3)登山途中,小明和同學來到兩座山峰之間,前后是一延伸很遠的山谷,他們可能在甲乙丙丁中的_____地。
(4)圖中,海拔最高的地方為_______山,______米。
(5)圖中,甲地坡度比乙地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圖中比例尺改用文字式表示,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_____千米。
(7)填出以下代碼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稱:AB線是______,CD線是_______,丙地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