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極地地區作為科考寶地,受到人類越來越多的關注和研究。以往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是我國南極科考的時間窗口。2019年10月15日“雪龍2”號從深圳起航,10月22日“雪龍”號從上海出發,11月26日“雙龍”在中山站匯合,開啟了“雙龍探極”的中國極地考察新格局。
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
A.昆侖站的緯度及海拔均為最低B.位于南極圈以北的只有長城站
C.羅斯海新站在昆侖站西北方向D.泰山站和中山站均可常年科考
【2】據圖文資料可知
A.“雪龍”2號的加入,可使南極科考的時間窗口延長
B.雙龍匯合后,“雪龍”號航線大致與地球自轉方向相反
C.雙龍匯合后,中山站和長城站開始出現極晝現象
D.科研人員面臨的主要挑戰是狂風暴雨、冰山海霧
【3】我國積極開展南極考察是為了
A.研究其獨特的地理環境B.進行遠洋捕撈作業
C.向南極地區移民做準備D.開發南極礦產資源
【答案】
【1】B
【2】A
【3】A
【解析】
【1】A. 昆侖站的緯度及海拔均為最高,A錯;
B. 位于南極圈以北的只有長城站,B正確;
C. 羅斯海新站在昆侖站東北方向,C錯誤;
D. 泰山站為夏季科考站,D錯誤;
B符合題意,選B。
【2】A. “雪龍”2號的加入,可使南極科考的時間窗口延長,A正確;
B. 雙龍匯合后,“雪龍”號航線大致與地球自轉方向相同,B錯誤;
C. 長城站在南極圈外,沒有極晝現象,C錯誤;
D. 科研人員面臨的主要挑戰是狂風暴雪、冰山海霧,D錯誤;
故A符合題意,選A。
【3】南極地區惡劣的自然環境不適合居住,南極地區不能開發礦產,不能遠洋捕撈作業;故BCD不符合題意,我國積極開展南極考察是為了研究其獨特的地理環境,A符合題意,選A。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東南亞的主要熱帶經濟作物有( )
A.天然橡膠、椰子、甘蔗、棉花
B.天然橡膠、可可、咖啡、油棕
C.天然橡膠、椰子、蕉麻、油棕
D.油棕、天然橡膠、黃麻、椰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將下列相關的地理事物連線。
A香港 ①政治文化中心
B上海 ②亞洲天然植物園
C北京 ③國際金融中心
D臺灣 ④名勝古跡馳名中外
E浙江 ⑤長江三角洲核心城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該區域最主要的生態環境問題是( )
A. 沙塵暴 B. 土地鹽堿化 C. 酸雨 D. 水土流失
【2】地上河的泥沙主要來自于( )
A. 源頭—①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3】本區生態建設的有效措施是( )
A. 大力發展水稻種植業 B. 陡坡開墾梯田
C. 擴大荒地開墾面積 D. 植樹種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臺灣島圖,回答下列各題:
【1】福建現代農業集團采購了5個貨柜合計108噸臺灣水果。下列水果,不是產于臺灣的是( )
A. 香蕉 B. 鳳梨 C. 蘋果 D. 菠蘿
【2】臺灣島隔臺灣海峽與大陸相望的省區是( )
A. 廣東 B. 廣西 C. 海南 D. 福建
【3】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臺灣島地形以高原為主 B. 臺灣島上多火山和地震
C. 只有熱帶和寒帶 D. 基隆是臺灣島最大的城市
【4】臺灣的經濟特點是( )
A. 以農業為主的經濟 B. 以農副產品加工為主的經濟
C. “進口—加工—出口”型經濟 D. 以重工業為主的經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黃土高原水土流失與地表植被及土壤的關系是:
A.植被覆蓋率低,土質黏,水土流失嚴重
B.植被覆蓋率高,土質黏,水土流失嚴重
C.植被覆蓋率低,土質松散,水土流失嚴重
D.植被覆蓋率高,土質松散,水土流失嚴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