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我國地勢第二階段的主要地形是( )
A.山地、高原 B.山地、平原
C.丘陵、平原 D.高原、盆地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校地理小組利用暑假的時間去南方某地進行野外考察,并利用手持GPS測量一些地理數據。讀該地的等高線圖,回答下面小題。
【1】出發前,地理小組利用等高線地形圖對該地區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判斷,以下四個判斷正確的是
A. 甲村位于山脊部位
B. 乙村位于丁地的東南方向
C. 山峰a與b的海拔高度可能相同
D. 丙地可以發展種植業
【2】地理小組從甲村出發爬到a峰,他們利用手持GPS測量甲村與山峰a的相對高度。出發時四名同學中有三位同學將初始點的坐標輸入錯誤,導致到達山峰a時測量出了四組不同的相對高度值,其中測量最為準確的是
A. 300mB. 350mC. 400mD. 450m
【3】此地想發展旅游業,地理小組為此進行了討論,下列討論正確的是
A. 與道路①相比,道路②更適合老年人登山鍛煉
B. 由甲村到乙村,選擇道路③比選擇道路④更省力氣
C. 丙地適合發展攀巖等極限運動
D. 可在丁處河流中乘船觀賞山川美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經緯網分布圖,完成下列各題
(1)寫出下列各點的經緯度
A: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2)寫出D點所在半球
D:______、______.
(3)就高、中、低緯度而言,E點位于______緯度.
(4)A點位于C點的______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積溫是一年內日平均氣溫≥l0℃持續期間日平均氣溫的總和,即活動溫度總和,簡稱積溫。材料一為我國以積溫為標準的溫度帶劃分表。下圖陜西省區域圖。據圖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1】上圖能稱之為亞熱帶和暖溫帶的分界線是
A. 秦嶺B. 黃土高原C. 渭河平原D. 漢水谷地
【2】圖中影響城市聚落分布的主導因索是
A. 氣候B. 地形C. 河流D. 土壤
【3】古詩句:“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最可能出現在圖中的
A. 秦嶺山區B. 漢水谷地C. 渭河平原D. 黃土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兩極地區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兩極地區只有南極地區有極晝極夜現象 B. 北極地區的科學考察價值超過南極地區
C. 兩極地區科學考察的最佳時間都是每年的7、8月份 D. 南極地區比北極地區更為寒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行為有利于改善空氣質量的是( )
A.秋收后,村民把秸稈燒掉,用秸稈灰肥田
B.公共自行車的推廣使用
C.城里的汽車越來越多,尤其是私人汽車
D.許多家庭用煤爐生火做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珠江三角洲圖(圖1),回答下列問題。
(1)填出圖1中字母所表示的地理事物
河流:B
城市:①
經濟特區:②④
特別行政區:③⑤
(2)③和⑤都比較發達的經濟部門是 , 該地區與特別行政區⑤形成“”的經濟模式。
(3)以城市①②④為中心的工業基地是。在③⑤兩區中,我國政府制定了“”政策。
(4)下列工業部門中,不適宜在香港發展的是( )
A.電子電器
B.服裝加工
C.鋼鐵工業
D.玩具制造
(5)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中花朵(如圖2)的原型是
A.蓮花
B.百合花
C.紫荊花
D.迎春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1980年我國開始執行一對夫婦只能生育一胎的計劃生育政策,十八屆五中全會后,我國將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讀“1980-2012年我國人口數量增長率和人口數量增長曲線圖”。完成下面小題。
(1)1980年執行計劃生育政策后,我國的人口增長狀況是( )
A.人口數量開始減少
B.人口數量持續增加
C.人口自然增長率保持不變
D.人口自然增長率持續下降
(2)十八屆五中全會對計劃生育政策進行調整的主要目的是( )
A.平衡男女比例失衡
B.緩解人口數量不斷減少的問題
C.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
D.解決獨生子女自理能力較差的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