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深化改革開放,灣區再普新篇
2017年3月5日召開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提出要推動內地與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發揮港澳獨特優勢,促進該區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閱讀相關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1)圖二中鐵路①、②,哪條是為香港的繁榮穩定而修建的_____(填代碼)
(2)圖二中河流B水運發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圖二中山脈A是我國一條重要的分界線,試舉例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圖一中A是 (省級行政區),國家在城市群的規劃中提到要發揮其獨特優勢,促進本區經濟的發展,請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該省區有何獨特優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的氣候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讀圖一,小王在深圳工作,在惠州居住,每天往返于兩城市之間,這種生活方式依據的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⑴.②
⑵.水量大、水流平穩,沿岸經濟發達
⑶.以北是溫帶季風氣候,以南是亞熱帶季風氣候;以北主要農作物是小麥。(言之有理即可)
⑷.香港;香港是著名的自由貿易港,國際金融中心、貿易中心、信息服務中心,航運中心,可以為周邊地區提供資金、技術、信息等支持,利于周邊貿易、航運的發展。
⑸.亞熱帶季風氣候
⑹.依賴于發達的交通
⑺.世界先進制造業和現代化服務業基地
【解析】【整體解析】
香港和內地經濟交流頻繁,香港和內地的合作方式是“前店后廠”香港為內地提供資金,技術和先進的管理經驗,內地為香港提供土地,資源,勞動力。
(1)鐵路運輸是我國重要的交通運輸方式,鐵路①是京廣鐵路,鐵路②是京九鐵路,京九鐵路是香港的繁榮穩定而修建。
(2)珠江是我國汛期最長的河流,流經地區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夏季降水豐富,水量大、水流平穩,流經區域經濟發達。
(3)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①、一月0℃的等溫線;②、800mm年等降水量線;③、曖溫帶與亞熱帶的分界線;④、濕潤與半濕潤地區的分界線。
(4)香港位于珠江口東側,與深圳相鄰,由香港島、九龍、新界組成,香港是著名的自由貿易港,國際金融中心、貿易中心、信息服務中心,航運中心。
(5)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在我國南方地區,主要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濕潤。
(6)深圳市我國的經濟特區,經濟發達,交通便利,小王在深圳工作,在惠州居住,每天可以坐地鐵往返于兩城市之間。
(7)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是我國對外發展的主要城市,應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第三產業,爭取成為世界先進制造業和現代化服務業基地,帶動我國經濟發展。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長江流域水系圖”,回答下列問題。
(1)長江源頭位于__________省,最后注入東海。
(2)上、中、下游劃分點分別為圖中字母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三峽和葛洲壩水電站是圖中字母__________和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獨生子女政策實行了很長一段時間后,我國現在已全面放開二孩政策,這項政策調整所針對的國情是( )
A.我國人口基數大 B.我國人口增長過快
C.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劇 D.我國人口素質偏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國的泰山海拔1524米,吐魯番盆地海拔-155米,計算泰山與吐魯番盆地的相對高度是多少米
A、1369米 B、1524米
C、1679米 D、1834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四大地理分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從四大區域來看,A是__________地區,B是_________地區。
(2)A地區的氣候類型是__________氣候,C地區的耕地類型是__________。
(3)A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是__________,C地區的農作物熟制__________。
(4)在①②兩地中,地形以平原為主的是__________。
(5)②③兩地中,水土流失嚴重的是__________,森林資源豐富的是__________。
(6)山脈名稱:E__________。高原D__________
(7)從C區域到B區域,年降水量的變化趨勢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民居的特點受自然條件的和生產方式的影響,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受生產方式的影響,便于搬遷,且外形對大風有較強抵御能力的民居是:
A.冰屋 B.蒙古包 C.吊腳樓 D.窯洞
【2】受地形條件的影響,建在山區的民區是:
A.冰屋 B.蒙古包 C.吊腳樓 D.窯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填空題
(1)北回歸線自東向西依次穿過臺灣省、 、 、云南省。(填省區全稱)
(2)①是 。(填省區簡稱)
(3)與②相鄰的省區有 自治區、青海省、 省和云南省。
(4)江蘇東臨的海域③是 海;④是 海峽。
(5)我國疆界綿長,陸上國界線長達20,000多千米,相鄰的國家有14個,其中⑥是 (國家)。
(6)我國海岸線長達18000多千米,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6個,其中⑦是 (國家);⑧是 (國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