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我國幅員遼闊,自然環境差異明顯。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判斷,圖二中①②③地反映的地理特征與圖一中甲乙丙三地對應正確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甲乙丙 B.乙丙甲 C.甲丙乙 D.乙甲丙
(2)寫出大興安嶺一個方面的地理意義。__________________。
(3)據圖分析,臺灣地勢的總體特征是___________,判斷依據是_____________。
(4)2019年4月18日,臺灣花蓮發生6.7級地震。臺灣素有“地震之島”之稱,其地震頻發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5)長江三角洲區域是我國對外開發的前沿陣地,該地區內外聯系所具備的優勢條件是__________(至少兩點)。
【答案】C 二、三階梯的分界線;東北平原與內蒙古高原的分界線;半干旱地區與半濕潤地區的分界線;農耕區與畜牧區的分界線等 東高西低 大部分河流自東向西流 位于太平洋板塊和歐亞板塊交界處,地殼活動活躍(或位于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 臨江濱海,地理位置優越;海陸交通便利;科技發達;經濟實力雄厚等
【解析】
(1)由圖可知,圖二中①的平均氣溫在0-8攝氏度之間,是在秦嶺以南的甲處;②處的年降水量在40-50毫米之間,是位于圖中丙處的西北地區;③處海拔在5000米以上,是在乙表示的青藏地區。
(2)大興安嶺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是第二、第三階梯分界線;是東北平原與內蒙古高原分界線,也是半濕潤與區半干旱區的分界線。
(3)從圖中可以看出,臺灣的地勢特點是東高西低,從河流大部分自東向西注入臺灣海峽可以看出。
(4)臺灣因位于太平洋板塊和歐亞板塊交界處,地殼活動活躍,是一個多地震的地區。
(5)長江三角洲臨江濱海,地理位置優越;海陸交通便利;科技發達;經濟實力雄厚等,是我國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太陽照射地球示意圖”,(圖中陰影表示夜半球),回答:
圖示時間為________日前后,北半球節氣為______,此時太陽直射___________。
此時A點晝長為____小時,B點晝長為_____小時。
由此圖所示時間以后,太陽直射點將向____移動,北半球正午太陽高度將______,白晝時間將_________。
在圖中赤道上畫箭頭表示地球的自轉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人口分布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A、B、_____、_____ (填字母),是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區。分析它們的共同特點:①緯度位置方面:它們都處于_____緯度地區,氣候溫和;②海陸位置方面:多為_____地帶,降水較多;③地形方面:以_____為主。
(2)其余字母代表的地區則人口稀少,其中G處人口稀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
(3)E處以南的地區是黑色人種的主要分布區,此地區是_____。
A.氣溫較高的低緯度地區
B.氣候溫和的溫帶地區
C.嚴寒的高緯度地區
D.氣候寒冷的高山、高原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元旦假期期間,中央電視臺連續發布寒潮、暴雪橙色警報以及大霧預報。這類災害屬于( )。
A. 生物災害 B. 水文災害 C. 氣象災害 D. 地質災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地形區,與它們各自的地形特點的連線,對應正確的一組是( )
①聚寶盆 ②紫色盆地
③雪山連綿,冰川縱橫 ④黃淮海平原.
A.①﹣﹣四川盆地 B.②﹣﹣柴達木盆地
C.③﹣﹣內蒙古高原 D.④﹣﹣華北平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有關中國人口、民族的敘述,正確的是:
A. 人口分布西部密集,東部稀疏 B. 人口總數居世界第二位
C. 民族分布“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 D. 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是藏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糧食生產地區不平衡和國家間分配不均,是產生糧食問題的根源。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糧食輸出的大洲A為_________洲,它與南美洲的界線B是________ __運河。
A洲糧食出口往西橫穿________ ___洋到達C_______ _____洲,A洲和C洲的分界線是 。
(2)①是世界最大平原_________ ___平原,位于___ ____半球(填東或西)。世界上最大的半島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世界最大的島嶼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圖中好望角所在大洲是 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