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中國地理區域示意圖,回答:
(1)區域名稱:
A______地區 B_______地區 C_______地區 D______地區
(2)E_______山脈,F_________河流,這條線大致呈_______方向延伸。
(3)E F一線大致與________ mm等降水量線一致;是_______溫度帶和_________溫度帶分界;是典型植被________林和 ________林分界。
(4)非季風區大致包括四大地理區域中的_______地區和_______地區,主要分布在________mm等降水量線以西地區,這里是我國的______業基地。
(5)_____地區是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東西最狹長的地區,從東到西降水量逐漸_____,植被類型從東到西為_____、荒漠草原、_____。本區利用河水和 _____,發展了 ____農業。
【答案】(1)北方 南方 西北 青藏
(2 )秦嶺 淮河 東西
(3)800 暖溫帶 亞熱帶 溫帶落葉闊葉 亞熱帶常綠闊葉
(4)西北 青藏 400 牧
(5)西北 減少 草原 荒漠 高山冰雪融水 灌溉
【解析】
本題考查四大地理區域及其分界線;溫度帶的劃分與分布;季風氣候的特點及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劃分;從草原到荒漠的景觀變化及其原因。
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我國可分為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秦嶺淮河一線呈東西延伸,它和我國800毫米等降水量線基本一致,它是暖溫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是溫帶落葉闊葉林和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分界線。西北和青藏地區大致在非季風區,主要在400毫米等降水量線以西的地區,是我國的牧業基地。西北地區自東向西呈現了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景觀變化,本區利用河水和高山冰雪融水發展了灌溉農業。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球是人類的家園.下列事例不能證明地球是個球體的是( )
A.人造衛星拍攝的地球照片
B.16世紀初,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的成功
C.成熟的蘋果從樹上落下
D.遠方的帆船駛來,總是先看到桅桿,再看到船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地理分區圖”,回答下列問題:
⑴將圖中大寫英文字母代表的地理區域名稱填在下列空格內:
A、地區 B、北方地區
C、青藏地區 D、 地區。
⑵將圖中數碼代表的河流名稱填在下列空格內:
② , 。
⑶圖中C地區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D地區農業類型是 。B平原主要的糧食作物是
⑷A、B兩地區的地理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圖中虛線),你知道這一界線的南北兩側有哪些明顯的地理差異嗎?思考后填寫下表:
提示:比較地形、氣候、河流、植被、農業生產、傳統交通工具、生活習俗等方面的差異。(任寫出兩方面,其中氣候必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南極洲略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與長城站隔海相望的大洲是非洲 B. 我國三個科學考察站都位于東半球
C. 南極洲年平均降水量雖少,但水資源豐富 D. 我國在南極建科學考察站都選擇在7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圖”,回答下列問題:
(1)A、B、C、D四區域中,主要位于季風區的是 __、 __;水資源豐富的是 __區域,“南水北調”工程中東線、中線主要調水到 __區域。
(2)河谷農業主要分布在A、B、C、D四區域中的 __;A區域牧業類型是 __。
(3)圖中分界線③、④中,與我國一月0℃等溫線基本吻合的是 __;③的位置北側是 __,南側是 __(地形區);②的位置東側是 __,西側是 __(地形區)。
(4)②→①的植被變化規律是: 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東圖》,回答下列問題
(1)A是 灣,這里是世界的石油寶庫。
(2)蘇伊士運河溝通了_______海和_______海,縮短了大西洋和_____________洋的交通。
(3)本區豐富的石油資源主要輸往日本______和美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板塊構造學說的觀點主要是:
①.由堅硬的巖石組成的地球表層分成幾大塊
②.板塊是不斷運動的
③.相鄰的板塊往往向同一方向漂移
④.板塊內部比較活躍,多火山、地震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自然資源地區分布不均,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①地區礦產資源匱乏
B.④地區缺少天然草場
C.南水北調工程是把長江的水流到黃河
D.③地區的油氣資源緩解了我國東部的能源短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