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東北地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填出圖中數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①是 (城市); ②是 (山脈); ③是 (海域);
(2)圖中有我國最大的平原 ,該平原是有 、 、 組成。
(3)圖中有我國最北的一條河流 ,它與 、 組成著名的三江平原。
(4)該地形成了 的地表形態特點,由于緯度 ,形成了 和 的氣候特點。城市①所在的平原是我國最大的 (農作物)產區。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黃河是我國的母親河,滾滾黃河水哺育了兩岸億萬兒女,孕育了古老、燦爛的華夏文明。讀黃河流域圖,完成下列各題。
(1)寫出圖中山脈A的名稱是: ;圖中A、B、C三條山脈,屬于我國二、三階梯的分界線的是 。
(2)山脈C以北地區溫度帶為 ,山脈C以南地區植被類型為 。
(3)圖中E省的省會是 ,該省儲量最豐富的能源是 。
(4)圖中D河流上中游的劃分城市是 ;中游流經的高原地區水土流失嚴重,對下游河床產生的影響是 。
(5)你認為造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人為原因主要是 如何改變這種狀況,列舉一種措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2019年8月第9號臺風“利奇馬”登陸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它是七十年以來登陸我國強度第五的超強臺風。下圖是臺風“利奇馬”全路徑圖。
據圖完成下面小題。
【1】臺風“利奇馬”兩次登陸兩次入海,其移動路徑排序正確的是
①登陸浙江省②登陸山東省③自南向北穿過江蘇省④穿過山東半島⑤移入黃海⑥進入渤海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④⑥①③⑤C.①③⑤②④⑥D.①③⑥②④⑤
【2】關于“利奇馬”強度敘述正確的是
A.從東南向西北,在太平洋穿行時,強度逐漸增加
B.在浙江省與江蘇省境內臺風強度逐漸增強
C.在山東半島登陸時強度達到最大
D.從西北向東南穿過山東半島,臺風強度逐漸減弱
【3】臺風“利奇馬”過境時
A.和風細雨B.風沙漫天C.高溫酷暑D.狂風暴雨
【4】沿海地區抵御臺風的措施正確的是
A.預警海上作業漁船進港躲避
B.組織山區人員轉移到低洼地區
C.切斷電源,停止電視和廣播
D.清空水庫,留出庫容,應對洪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土地孕育了地球上的萬物,是人類的衣食之源。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漫畫反映了一種人類不合理的生活方式,請你為漫畫選擇一個主題
A. 靠山吃山 B. 自毀家園 C. 幸福之門 D. 為了美好的明天
【2】我國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作為一項基本國策,主要原因是
A. 土地資源分布不均 B. 土地資源的總量少
C. 土地資源多種多樣 D. 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花開人來,花落人走”,蜂農為了“追花奪蜜”,往往要不停地遷徙放蜂.如圖為我國廣東、福建等地蜂農東線放蜂路線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為了充分利用外地蜜源,蜂農需要靈活、頻繁轉場放蜂,“追花奪蜜”應選擇的最佳交通運輸方式是( )
A.航空運輸 B.內河航運 C.鐵路運輸 D.公路運輸
【2】影響蜂農“追花奪蜜”時間的主要因素是( )
A.氣溫 B.降水 C.地形 D.市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把下列五種地形與其特點配對(請將正確的答案填在答題區:在原題上用線連接不給分,5分)
A平原①海拔高,坡度較陡,溝谷較深
B高原②海拔較低,地表有起伏,相對高度不超過200米
C山地③海拔較高,地表起伏小,邊緣較陡峭
D丘陵④ 四周高,中間低
E盆地⑤ 海拔較低,平坦廣闊
答:A配___B配___C配___D配___E配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我國34個省級行政區中,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的個數分別有
A.24、5、3、2 B.23、5、4、2
C.23、4、5、2 D.22、6、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