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措施中,可行的有
①從工礦城市向綜合性城市轉型 ②運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 ③積極發展觀光旅游業
④進一步加大資源開采力度 ⑤減少資源和能源的浪費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山東威海2016年中考)三門峽是在黃河干流上興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如表為某年三門峽庫區沖淤數據.
時段 | 7月6日至9日 | 7月10日至8月2日 | 8月3日至9日 |
平均流量(m3/s) | 5069 | 1519 | 3908 |
平均含沙量(kg/m3) | 391 | 52.7 | 369 |
泥沙淤泥量(×103t) | 0.20 | ﹣0.114 | 0.104 |
讀表,從表中信息可知( )
A.流量越大,含沙量越小
B.流量越大,泥沙淤積量越小
C.淤積量與含沙量毫無關系
D.為減輕泥沙淤泥,三門峽水庫定期泄洪排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國家統計局09年2月26日發布的人口報告顯示,2008年年末我國總人口為132802萬人,其中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45.7℅,男性占總人口的51.5℅。全年出生人口出生率為12.14‰;死亡率為7.06‰。 根據以上信息和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各題:
【1】我國人口問題的突出特點是( )
A.人口基數大,增長速度快 B.我國人口分布不均,西多東少
C.老年人口的比重逐漸增大 D.人口的素質不高
【2】人口數量過多給我國帶來的不利影響有( )
①資源緊缺 ②勞動力不足 ③環境破壞 ④就業壓力大 ⑤住房困難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3】我國地理學家胡煥庸提出了一條著名的人口地理界線是( )
A、秦嶺——淮河 B、黑河——騰沖 C、長城沿線 D、0℃等溫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將下列人種與其早期主要分布地區及所處大洲用直線相連______。
A..非洲 a.白種人 ①.溫帶地區
B.亞洲 b.黑種人 、.較寒冷的地區
C.歐洲 c.黃種人 ③.熱帶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1年3月11日14時46分,日本東部海域發生了里氏9.0級大地震,并引發了海嘯,導致了嚴重的核電站泄漏事故。據此回答下列兩題。
(1)日本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這可能與日本處在( 。
A.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地帶有關
B.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地帶有關
C.太平洋板塊與美洲板塊交界地帶有關
D.太平洋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地帶有關
(2)日本現有54座核電站,其民用核電規模僅次于美國和法國,名列世界第三位,日本大力發展核電,這主要與日本下列國情中的何種國情有關( 。
A.日本是一個多山地的國家
B.日本是一個人口密度較高的國家
C.日本缺少煤、石油等常規能源
D.日本缺少鐵、銅等各種工業原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國務院發出通告,在內蒙古草原上禁止挖發菜、甘草、麻黃草。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國務院做出上述決策的原因是( )
A. 上述植物屬于珍惜植物,必須加以保護 B. 甘草、麻黃草屬于淘汰適用的藥材
C. 研究發現,食用發菜有害人體健康 D. 保護草原植被,防止荒漠化和沙塵暴
【2】內蒙古草原土地遼闊,資源豐富,發揮地區優勢發展經濟,下列做法最不可取的是( )
A. 適度開發東部豐富的煤炭資源 B. 建設人工草場,種植牧草
C. 大力植樹種草,保護生態 D. 增大牧場畜牧數量以增加牧民收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香港、澳門、臺灣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貿易港口和金融中心
B. 澳門的經濟支柱是博彩旅游業
C. 臺灣物產富饒,目前其經濟支柱是大量出口農產品。
D. 臺灣的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平原面積狹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發生最為頻繁的國家之一,防災減災工作要根據各地情況,采取適當的方法。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下列省級政區與其經常發生的自然災害,搭配正確的是
A. 地震——西藏自治區 B. 泥石流——內蒙古自治區
C. 寒潮——四川 D. 干旱——湖北
【2】下列自然災害,在我國一般不發生在夏季的是
A. 臺風 B. 寒潮 C. 洪澇 D. 泥石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我國土地資源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耕地、林地比重大
B.荒地多,后備土地資源充足
C.耕地主要分布在東部季風區
D.大力植樹種草,土地沙漠化消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